去北京好不好(有什么是你去了北京才知道的事情?)
1.北京作为首都,印象中都是高大上,世界遗产也是全球第一,但呆久了真觉得没什么好玩。
2.北京的好是需要时间发现的,气候,雾霾,城建等等都难以让人第一时间有好感,但是人文真的很棒,慢慢会喜欢上这个城市。(嗯,我花了7年)。
3.北京周边都没什么玩的,稍微弄个小资点的样子,价格就很贵,郊区农家乐2000一晚很正常。
4.北京的教育很牛,从出生(没错,出生就可以开始教育)到成人教育非常完善。但现在教育资源十分不均衡,唯东西海三个区好,所以大家拼命买学区房。
5.北京上学的孩子综合素质都很高,我觉得全国第一应该没问题。大多数家庭非常重视教育,一般课外班英语,一项体育或舞蹈,一项个人兴趣三门课是标配,每年花在课外班的至少十万起步。(反正我周边的人都是)。
6.北京的住宿条件极为糟糕,经常会打破人的下限,好在人的适应力比想像的强。市里90年代的房子算是很好的了,如果有电梯(太基本的需求了),有人打扫楼道,小区有停车的地方(不是指固定车位,能停进小区就很好了),那就非常非常好了。楼道里都有小广告,或多或少而已。郊区新房不存在这些问题,但是路途就受苦了。
7.外地人来北京打拼,基本上都会租房,现在房价更贵,没有合租过不足以谈人生。
8.北京生活的人一般不爱打扮,哪怕喜欢捣腾的,时间长了也被同化了,怎么舒服怎么来。当然一些追逐潮流或年轻人除外。
9.因为不爱打扮,很多普通人会顶礼膜拜的人物可能其貌不扬穿着普通,大街上根本认不出来。另外,因为人才多,可能一位买菜大爷是博导,另一个砍价的大婶自己开着公司,骑电动车送孩子上学的可能是某部委机关的小处长,等等。
10.现在外地人能扎根北京真是太难了太难太难了,户口很难解决,基本途径是当公务员或者特别特别牛逼的单位或者特殊人才。房价太高了,除非家里或者双方家里能支援上百万的首付,不然绝大多数人的结局就是被迫到二线或者回家。当然这也不是不好,但能留下来的都是精英,经过社会现实运气等筛选出的绝对的精英,虽然在你面前可能土冒得不能在土。
11.北京确实大,以前住西南五环外,打车去东北的首都机场,需要一个多小时(不堵),250元左右。曾经有个考试在新国展,坐地铁回家,换乘了4次,花了2个多小时。
12.我接触的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或痞气或腼腆,或有钱或普通,或年长或年青,深沉次都有一种气质,不好用一个词语概括。我就描述如下吧:有一种底气,有自己的认知和节奏,可能是见多识广或成长在历史厚重的首都吧,穷也不艳羡别人,富也不太张扬。比较讲理(不一定是公认的道理,是一种他们自己认知,类似老炮那种),愿意出手帮人。有点超然,其实也愿意认命。反正给人的感觉就是比较“稳”,我非常愿意和老北京人聊天,交朋友,他们说话都有点逗趣。再看我们这些新北京人,往往功利心比较强,说话做事有刻意修饰的成分,不太自然,对待生活多些焦虑,也有一些所谓的抱负(北京人的做事感觉从根上是为了有趣,有意思去做,外地人更有目的性)。也许是不同的环境经历决定的吧。
下一代北京人出生在网络时代,更开放也更浮躁,我不一定认为他们长大了有这种气质。
13.北京虽然身处华北平原,但三面环山,约80%的地方是山区。这是真的震惊我了。
14.在北京上大学一定要弄清楚有几个校区,什么专业在哪个校区上。我的痛苦经历是本科四年在非常遥远的郊区,出门只能打黑车……
15.北京市区航拍作品很少,除了官方的直升机航拍,因为全都禁飞了。若买过无人机,重大活动警察会登门拜访,登记机主信息,查清无人机下落。如果转手了,还得问下一家的信息……
16.北京治安是真的好,特别是应急处突能力,五环以内若发生可能涉及刑事案件的警情(什么治安纠纷,擦车矛盾不算),妥妥地5分钟各警种到位,不是特别疑难杂症,当天最多第二天必定抓到嫌疑人。
17.说到治安,在北京会看到很多保障安全的角色,特别是重点活动召开期间,除了众所周知的警察,武警,消防,安监,保安外,还有一些地方特色的,各种警犬,各种直升机,街道大妈,治安志愿者,民兵,协勤,地铁公交安全员,便衣等等。最安全的方式,还是人盯死守。
18.哪都有“托儿”,我个人感觉(主观的啊),可能是因为资源集中,服务业发达(权力和市场的灰色空间更大)的缘故,北京的托儿更多,而且有特色够职业。上学,看病,买房,办户口(不懂,可能违规啊),办车牌等等,只要是有需求,若花点功夫都能找到托儿,只是如果有熟人介绍,更不容易被漫天要价。
19.北京的“综合交通通行速度”20kph,每小时大约20公里。这是我十多年的经验总结,该速度包括换乘,堵车,红绿灯等各种情况,同时涵盖地铁,公交,打车,开车等场景,比如目的地离你15公里,不管怎么去(除非自行车,步行),门对门大约会花45分钟时间。如果路况好,大约提升到30公里每小时。
20.北京高考压力直线增加,这是只有养娃的北京人才懂的切肤之痛!举个例,今年2019年北京高考5.2万人,我娃2016年生,已经17多万人。除了人多,其实比较好的高校,如清北及一帮双一流招京籍比例并不高,加之教委政策年年变,家长们都亚历山大。有钱的换学区,没钱的拼课外。京内内耗十分严重。另外,现在能留京的都非富即贵,或者是地方学霸,你觉得这些人的娃儿会弱吗?大家相互调侃的都是,希望自己娃能读上老爸老妈的学校就是万幸啦!
21.零几年来北京读书时,一年下不了几次泥巴雨。改变在奥运会后,北方植树增多,北京的雨也多了起来。这几年7.8月都是北京汛期。特别是7月底,几乎年年都有大到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