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长江美术馆是什么主题(长江美术馆:用美学建筑重塑人与社区的和谐共生)

相关内容刊载于《建筑实践》028辑特辑:

艺术跨界,文化联盟

长江美术馆  © 陈颢 

长江美术馆,位于山西省太原市东北角的长江村。2016年,长江村像中国其他千万个村落一样,因城市建设的原因被抹为平地。承载着人们日常生活记忆的土地,发生了断裂式的变化。美术馆作为公众共享的文化空间,将以当代的方式回应、纪念这片土地上所发生过的故事。

业主

山西千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建筑/室内/景观设计 直向建筑

主持建筑师 董功

项目建筑师 孙栋平

建造管理 赵亮亮

驻场建筑师 郭天舒,陈振强

项目成员 马小凯,陈振强,张恺,蒋昱程,滕晓曈,赵丹

当地设计院 北京弘石嘉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合作项目建筑师 张翠珍

合作建筑师 李默

结构设计 薛微,钟志宏,田煦

机电设计 沈隽,郝书妨,张建霞,师科峰,李英平 

灯光顾问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张昕工作室

用地面积1,100 ㎡

建筑面积3,900 ㎡

项目周期2016–2019

区位分析

美术馆位于新建社区南端边界,与城市紧邻。所以,建筑怎么连接社区和城市是我们关注的问题之一。美术馆西南侧主楼梯从城市街道开始向上爬升,通向2层户外活动平台。平台成为一个被架起的广场,再通过北侧的连桥延伸到社区。这条外部穿越的公共流线,完全独立于馆内的展览流线,二者共同服务于城市公众和社区居民。

北立面近景 © 陈颢

入口门厅 © 陈颢

室外平台 © 陈颢

在美术馆内部,一个底部直径5.7m、高16.4m的“光塔”是整体空间组织的“锚固点”。“光塔”既是起点也是终点。人们对这个空间的体验从底层开始,参观路径中会有两次对望,结束于沿“光塔”外层环绕而下的螺旋楼梯。在展览空间内,自然光经过天窗柔化过滤,再透过井字梁格构渗入展厅,形成一种匀质的、笼罩性的光线。连接2层与4层的外挂楼梯、内院的角窗、4层展厅西南角的竖向开缝,为沉浸于展览当中的人们提供了回眸城市的瞬间。

从螺旋楼梯看向光塔空间 © 陈颢

光塔内景 © 陈颢

在建筑师看来,长江美术馆就像一块坚硬的砖,在这个特定的空间和时间的坐标点上,沉默并注视着周边喧嚣和变化着的城市。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四层平面图

屋顶平面图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用美学建筑

重塑人与社区的和谐共生

<<<

陈文

CHEN Wen

山西千渡地产董事长、总建筑师

采编:李若丹、陈居瞳

内容有所删减,采访全文刊载于《建筑实践》028辑特辑

艺术跨界,文化联盟

AP / 请您谈谈千渡地产对长江村改造的初衷,以及是如何开展这个“城中村”的调研及策划的?

陈文

“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对当地历史背景、地缘文化、肌理关系的研究来延续长江村的历史文脉。”

太原的城中村有很多遗留难题,当时大背景下推动城中村改造工程难度较大。第一次城中村改造政策的出台时间应该可以追溯到十几年前,当时的市场还很不规范,本土开发企业通过与村委会签订协议的方式分别占据了太原的很多城中村,使得其中的经济关系非常复杂,但城中村改造的整体工作却又没有真正开展起来,导致很多过去的村子现在变成了闹市区的脏乱差角落。

为改变这一城市混乱面貌,2013年,太原的新任市长重启了太原市173个城中村的改造,并出台了《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城中村改造的若干建议》,原则上同意已经与村委会签订过土地开发合同权益的城中村继续合作并合法合规的完善开发手续,同时也出台了一系列新政策来鼓励开发企业参与到城中村改造项目中去,包括审批流程的简化、金融政策的大力支持等等。就是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千渡地产获得了与杏花岭区长江村村委会合作开发项目的权益。

因为我也是建筑学出身,有过多年的设计和房地产从业经验,所以往往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这个城中村改造项目。通过有方的现场实地调研,发现了一条很有历史记忆的商业街桥东后街,这条街道在历史的变迁中已经私搭乱建、面目全非,但深入调研之后却发现还有很多保留完好的、有着几十年历史的窑洞隐藏其后。

最初,我们希望能够留下来这些有着历史记忆的窑洞,史建老师就提出了“抢救性调研”的方向,尽管这个题目似乎跟当下的高速城市化进程及大拆大建的语境并不完全吻合,我们还是努力尝试保住这些窑洞的可能。同时,为让改造后的桥东后街能满足现代生活和城市规划、规范的要求,也为完善商业街的基本功能,设计师依据测绘的成果重新设计了整条街道,当然是在保留历史窑洞的基础上做出的新方案。方案设计做完后,我们发现有两个阻碍:1)报方案的周期因涉及保留而非常漫长;2)如果不拆迁,居民就搬不走。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最终还是遗憾地全部拆除了,而长江美术馆变成了我们调研初衷的延续。

调研航拍摄影 © 张超 

AP / “抢救性调研”的成果会由哪些部分组成?以哪些形式呈现?

陈文

“一般写研究报告基本就是两种方向,就像写论文:第一种是先假定一个结论,所有寻找的论据都是围绕这个结论找依据;第二种是没有结论,完全遵循调研的成果来做结论。”

我们属于第二种,对所有开发建设过程进行记录和深入调研。前期调研仅仅是其中一部分,包括长江村的测绘和航拍、翻拍住户家中老照片、访谈退休村干部和当地居民等。

此外,有方与地块内公共建筑的建筑师(董功,直向建筑事务所受邀设计长江美术馆;华黎,迹·建筑事务所受邀设计后小河小学千渡校区;李兴钢+则景建筑受邀设计商业综合楼;程艳春,C+ Architects建筑设计事务所受邀设计幼儿园)深度沟通设计思路,并组织阶段性的设计成果讨论,以及当第一座公共建筑——千渡长江美术馆竣工时,策划了美术馆的开馆展,主题围绕长江村的历史空间和重塑街区的实践展,及几位建筑师的作品展。

接下来每一座新的公共建筑开放时有方也会分别策划一次展览。在城中村改造结束之后,我们计划出一本记载、回顾和反思改造过程的出版物,希望能为未来的城市建设提供一手的经验和也许能是经验的教训。

调研照片 © 有方

AP / 请问地块内现有及新增的公共建筑分别是什么功能?您是否认为建筑师在设计时不约而同地运用了窑洞元素?您如何看待如今建筑师所探索的中国本土设计?

陈文

“在一个城中村改造项目中如此大规模地新建建筑,能尊重历史、与周边已有的建筑和环境相融合的确很重要,但是这与‘本土设计’并没有直接关系,不是一定要考虑当地的元素。”

房地产开发市场目前还是以住宅项目为主,公共建筑在社区所占比例不大,我们还不能空谈理想和情怀,所以还不能规划更多的公共建筑。但在公共建筑方面,我们找了几位新锐的建筑师分别设计了美术馆、小学、幼儿园、商业综合楼,目前还新增了小剧场和养老院。在现有的4座公共建筑中窑洞元素运用得并不多,商业综合楼和幼儿园局部延续了类似窑洞的拱型结构,而美术馆用了红砖材料,这可能希望与当地的黄土能找到一些关系,小学方案除完美的结合地形外,也看不出与窑洞的联系。

今天国内的新锐建筑师大多数是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如果能从本土元素中找到喜欢的元素或手法是好事,但除此之外,建筑师的这类“探索”,可能更多的是希望在理论上制造一些话题。

小学 © 迹·建筑事务所

幼儿园 © C+Architect 建筑事务所

小剧场 © C+Architect 建筑事务所

商业综合楼 © 李兴钢+则景建筑

AP / 在太原的另一个项目“三千渡”中,众建筑对住宅楼进行了设计。在地产界,把住宅项目交给新锐事务所来做是不多见的,您为何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和尝试?

陈文

在我创业初期比较困难的时候,众建筑的几位年轻合伙人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设计费不高,但他们却非常努力用心地尝试住宅建筑如何公建化,如何把住宅的表皮设计得很有个性、不千篇一律。可以找到很好的创意,也是我个人喜欢尝试的一件事。同时,因为信任度高,所以不急于签定合同,也不需要收到设计费后才启动设计,这对于创业初期的我,非常难得。

现在有了很多年的合作基础,并且他们还是那么地执着和努力,所以我也愿意继续去实现他们的建筑理想。这次与董功的合作,我也花了很多精力与他们一同看现场、探讨材料等,原则上我都会尊重他们的设计,我只是提出基于我实践经验的意见和建议,在与这类建筑师的合作沟通中我能找到很多让自己兴奋的点,进而能深度参与其中。

AP / 在长江美术馆开展的论坛中,周榕老师形容千渡·东山晴项目的4座公共建筑是“入侵的外来物种”。您如何看待这样的观点?

陈文

“在这样大规模的城中村改造项目中,注入设计感较强的文化建筑实际上给社区的精神生活打了一剂强心针。”

这只是站在今天这样一个时间点所做的评价。长江美术馆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这样一座三线城市中类似城乡结合部的地方,大家会觉得很怪异,但我不这样认为。

社区中的美术馆、剧场等公共建筑连同其中的内容打破了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常规手法,大家会觉得有意思,即使很多人看不懂。但是,有些东西是不需要看懂的,就像印象派一样,居民会慢慢地认同这是社区自身的文化,虽然有些与众不同,但时间长了,他们会发现这些场所都是有意义的,这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

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势态一定会带来精神需求的增长,在太原,很多地方都开始开设美术馆,虽然规模都特别小,也有和商场结合的空间。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文化建筑在太原也会逐渐大众化。

从门厅看向庭院 © 陈颢

AP / 长江美术馆投入使用已超1年,它是否满足了您最初的期待?您认为这样的美术馆为地产类项目带来了哪些刺激和改变?

陈文

其实超过了我们的预期,因为在建设过程中,我并没有太多期待。我们的办公室和售楼处先前也设置在美术馆建筑中,建筑师将售楼处与美术馆的空间关系处理得很好,互不影响——观众进来后向右通往楼上的展厅,向左走到尽头是售楼处。

也正因为没有过多的期待,今天所有的收获都是锦上添花。长江美术馆建成后成为了太原的网红打卡地,对前往的参观者精神素养的提升也有了不错的成效。太原新开通的地铁公司官方有一个app叫“听景”,在他们对长江美术馆的推送中谈到: 太原是历史文明的绿洲,却是当代艺术的荒漠。他们对像山西太原这样的“文化沙漠”能有一座这样的文化建筑,特别欣慰,希望我们能持续举办各类艺术展览和活动,希望千渡长江美术馆能作为太原文艺青年的精神食粮补给站。我们的美术馆也引起了山西文化界、艺术界的关注,他们会选择在这里办活动,如新书、新产品的发布会等。

东北视角街景 © 陈颢

AP / 长江美术馆在功能上与办公或商业的结合,是否会弱化其艺术传播等功能?

陈文

从我们的角度来说,有一定的影响,但非常小。首先,当时的资金状况不允许再单独建造售楼处,因此这个功能只是临时性的,今年下半年就会将其改造为书店;而办公空间也是临时性的,大概2022年10月会全部搬走,我们还是希望将长江美术馆打造成一座纯粹的文化建筑。其次,临时的商业和办公的区域其实藏在建筑后部,如果没有员工的引导,参观者也很难找到,这也是董功在建筑设计上的巧妙之处。这样的设计带来的唯一不便是针对前来购房的顾客。

另一方面,我们希望尽量保证长江美术馆的专业度,因为这样的设置确实不妥。长江美术馆是2016年开始策划的,设计和建造花了很长时间,今天让我再做一次决策的话,我不会再这样规划。

庭院和室外平台 © 陈颢

AP / 您是否会参与长江美术馆的运营阶段,如展览方向的把控或艺术定位等?当今美术馆间的合作越来越密切,艺术联盟是否是长江美术馆考虑的模式?

陈文

“我更多考虑将来是否可能达成某种合作方式的可能性,以解决三线城市文化资源相对匮乏的问题。”

目前都是我们自己在运营,除了后续公共建筑开放时史建老师会帮我们做一些相关的展览。这确实不是我擅长的领域,但因为长江美术馆的位置比较偏僻,很难找到资深的人来担任馆长。我基本是将我熟悉的艺术家在自己的脑海中像电影一样过一遍,选出合适的艺术家,并亲自去与他们对接。后面的程序大多是由艺术家推荐策展人来实施的,有时,我也会亲自联系策展人。如策展人欧宁,我们邀请他来我们的美术馆举办一个主题为“原声”的展览,以挖掘太原的音景、有声遗产和Soundmark等。我们在今年也招到了能带领团队运营美术馆的人,目前美术馆团队正在组建中。

我对艺术品没有明显的偏好,但比较在意艺术展品与美术馆空间之间的契合度,因此在选题方面会比较谨慎。长江美术馆的空间本身比较“当代”,我个人也比较喜欢通过当代艺术来想象未来。在“密码重组”这一展览中,呈现了大量抽象的雕塑,给人很多链接过去跟未来的幻想。这些雕塑基本都是以人为原型,其形态却很抽象,没有具象的鼻子和眼睛,很有未来感,也很让人遐想。

庭院和室外平台 © 陈颢

AP / 美术馆的建筑设计相较于博物馆自由度更高,可能空间做得有特色就不可避免地成为网红建筑。您如何看待这个现象?您是否认为“网红建筑正在将城市美术馆化”?

陈文

“我认为这个词是中性的,但不可否认其背后有‘昙花一现’的含义,在当下的语境中,网红能带来一定经济效益的提升,但不足以让美术馆长存。”

长江美术馆无意间成为了太原本土的网红建筑,建筑设计得好是一方面,更关键的原因是其建筑类型是该地区较稀缺的文化建筑,本身就容易引起年轻人的喜欢。当然,如果是为网红而网红的话,反而使建筑设计走偏。

我们做三千渡项目的时候,太原曾经发起“住宅公建化运动”,即在主要街道上的所有住宅项目,都需要经过市长亲自审查方案,希望能减少类似住户将内衣都挂在窗台外的情况。但我认为该运动有一些难度,因为住宅的使用结果其实是文化根源、文化素养等导致的自然行为。但如果所有的城市建筑,都有好的建筑师设计出好的方案,让城市建筑像美术馆中的展品的话,那不是坏事。

室外平台 © 陈颢

AP / 在中国,美术馆观众群体逐渐扩大,美术馆也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美术馆是否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

陈文

我对长江美术馆的要求主要体现在3个层面:1)将美术馆的形象建立起来,每年做3—5场有影响力的专业艺术展,参展的艺术家最好也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2)鼓励本土原创设计师来做展览,如服装设计、皮具设计、陶瓷设计等。3)对业主进行义务培训,使他们带孩子参与到艺术教育活动中。

美学教育在人的一生中非常关键,在展览作品前驻足的观众其实大部分都看不懂艺术,但是看展的过程也能够让人静下心去体会和培养美感。我们已经为社区中的孩子们做了一次儿童绘画展,将来也会继续去做。

我希望长江美术馆能够影响这个未来会有20,000人的社区,进而能辐射方圆5—10km范围内的社区。在中国,很多城市已经开始意识到美术馆的重要性,虽然在太原还有一些欠缺,但长江美术馆能起到先驱作用就很好了。尽管一己之力微薄,但这是一件对整个社会有益的事情。

除特别标注外,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采编 / 李若丹、陈居瞳

新媒体编辑 / 张梦蝶、李根

来源© 建筑实践    

欢迎联系转发,禁止在未授权时以《建筑实践》编辑版本转载。

本文资料来源网络,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尽快处理。

联络、投稿、投诉

请加小编微信:ascnews

投稿邮箱:jianzhumingyuan@126.com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