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高校学子齐聚寻乌为公益,保护东江之源!猴赛雷!

点上方“今日寻乌关注,知寻乌身边事

寻乌项目是由达能中国、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以下简称IUCN)与政府、社区合作,立意源头保护、泽护东江,在寻乌东江源区域开展水源地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带动可持续发展的项目。

        今年,来自广东、江西乃至全国超过23个高校的营员一起做公益、为环保。其中更包括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十三所广东高校!

        高校学子齐聚为公益!猴赛雷!

东江源瀑布

        8月6日,由IUCN和达能中国共同发起,作为“东江源寻乌水生态保护项目”重要组成部分的2016东江源高能夏令营第二期结束,随即也迎来了又一批来自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写着好奇与期待的面孔。

        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学子在每期7天的营期里与村民同吃同住,通过在东江源区的劳动和生活,多层面观察东江源区环境,体验东江源区生活,为东江源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发力。

        本次夏令营营员之一,就读于华南农业大学城市林业专业的13级学生苏洋,有着植物研究与摄影专业特长,他起初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这里。回想起这7天的点点滴滴,苏洋满脸不舍,“我们住在村民家中,虽然只是短短几天的相处时间,但主人阿姨真的把我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每天准备西瓜和水煮花生给我们当零食,离别时刻十分不舍。”

▲居民水质调研

▲学子们为气球航拍做准备

▲树叶书签的印染和制作

        在这里,学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所学所长,为环保、为公益贡献自己的力量。

        苏洋表示,在东江源区营地生活期间,自己与队友在当地开展居民用水调研,了解村民居住地的饮用水水质情况;跋山涉水到东江发源地桠髻钵山上手作生态步道;通过气球航拍活动观察并了解东江源村周边环境;准备演出节目与当地的孩子和村民互动……这些经历都让他难以忘怀,“特别是到髻钵山手作生态步道,我们利用劈好的竹子通过垂直插入地面及横铺的方法搭建固定台阶,虽然只是短短几十米的路段,但泥泞曲折的山路足以让我们精疲力尽。”

▲实践中的营员

而东江源繁星点缀的夜空,也成为营员难得一见且难忘的美景。走在回村民家的路上,晴心EPA的营员被东江源的美景深深吸引,他说:“晚上会议结束后,我们在路上抬头仰望,满天繁星,此刻已经不能用言语来描述这般美景,可惜团队没有带摄像机去拍摄下这般景象,但我觉得,最好的摄像机,是我们的眼睛,拍出最美的景象,会永远记在我们的心里。”

▲东江源的星空

        有人说现在大学生的暑期实践,只是一场走过程的“秀”,短短几天,匆匆而过。但是事实上,在这几天中,每一个学子都在尽绵薄之力,努力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只为给这个世界带来一点更美好的力量。

或许这力量有些小,但是请你不要说它没用。

▲放上天空的航拍气球

        “达能中国多年来一直不遗余力地推进水生态保护工作,在东江中游的龙门积累了丰富的在地工作经验之后,2014年我们和合作伙伴们决定将目光延伸到东江的源头寻乌县,希望通过开展系统性的水生态保护及修复工作,搭建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公众参与活动,促进东江源头的水生态系统健康,从而提升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感。”达能中国高级企业社会责任经理张智这样描述寻乌项目启动的缘由。

▲实践中的学子

        而东江是珠江三大支流之一,是广州的重要水源,广州有超过五分之一的自来水供应来自东江(其中包括天河区、黄埔区和增城区)。同时,东江也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着关键的资源支撑,养育着流域内生活的近5000万民众。

        “我们希望把在东江流域摸爬滚打而得到的水源、生态保护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然后推广到其它具有保护价值以及生态敏感度较高的其他流域,为更多的流域水源和生态保护项目区域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张智说。

        水生态保护的意识和知识将从环教中心普及开去,但达能中国的终点并不仅是东江发源地寻乌的水生态保护及修复。

▲星空下的环保基地

而这一切,也正在取得成效。

张昌权如今是三标乡人民政府水保、环保站的干事,此前他在东江源村担任党支部书记整整7年,作为亲历者的他感慨最大的变化是村民环保意识的提高,“村民原来并没有保护森林水源的概念和意识,从2008年开始,随着自然保护领域的NGO、志愿组织等陆续到这里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活动,逐渐把相关保护知识和理念传播给村民,我们才开始理解上游水源保护对下游流域乃至整个水生态系统保护的重要作用,慢慢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

张昌权告诉记者,近年有不少外出务工的青年回流家乡发展,足以说明这里在逐渐变好。

        其实,被改变的不止环境,还有人本身。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李文斌是夏令营的指导专家之一,2011年他第一次跟着老师到这里做植物本底调查,之后参与编辑了东江源村的植物导赏手册,后来每年都带着志愿者认识植物的用途价值。在一系列的环保志愿工作中,他从“索取者”变成“行动者”,“水源保护是一项‘看不到效果(即不会直接带来利处)’却确保未来我们不会因为水质变坏或水资源枯竭而投入成百倍的人力物力去争取的生活必需品。源头的环保行动是最直接的保护行为和最有力的宣传。”

爆料、求助、有偿投稿>>添加微信号:livingmasks

今日寻乌

微信ID:xwtoday

1.点击历史信息,查看更多内容

2.长按右侧二维码,关注今日寻乌

3.关注我们,知寻乌身边事!

长按二维码关注

爆料、求助、有偿投稿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