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华岩(学涯人物访谈 | 创始人王华元与知识贩卖机的故事(西工大大职规实践模块))
关闭观看更多更多正在加载正在加载退出全屏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学涯人物访谈 | 西北工业大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模块)
访谈人员 | 闫康
被采访人 | 王华元
访谈背景
访谈人员简介
被访人员简介
访谈内容
Q1:学长好,大多数学生进入大学都会有一段迷茫期,感觉比起高中的忙碌,能自由分配的时间突然多了起来,请问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如果有,你是怎样安排这段时间的呢? 答:我想这种感觉大多数同学都会有的,我也不例外。这也是我认为大学与高中最大的不同,于我而言,自由分配时间的大幅增长无疑是学习模式的一次“革命”。相比于高中强制的学习时间,我觉得自己更喜欢大学对于时间的“DIY”分配。高中由于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自我管理能力差异较大,学校都会制定统一的制度规范,以确保学习任务的完成,此可以理解为“受制于人”。大学的学习氛围则较为宽松,学生自我支配的时间多,学习的自主性强,学习环境由“硬”变“软”,这对我们的自制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此可以理解为“受制于己”。正如邓拓所说“古来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严肃地对待自己的生命,当他活着一天,总要尽量多劳动,多工作,多学习,不肯虚度年华,不让时间白白地浪费掉。” 故此,我们必须警醒地认识到,要把时间当作最美好、最宝贵的财富,要合理分配这笔财富,来进行一项项人生的投资,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实现自我价值。“业精于勤而荒于嬉”。时间安排方式直接决定了大学的生活方式,而每一种大学的生活方式都将最终决定人生道路。有的同学在大学期间充分利用丰富的书籍资源,将大量时间用于学习,走出校园时俨然一枚学霸,出国深造,读研读博,比比皆是,学术能力一路提升;有的同学在大学期间热心班务和校务活动,侧重于做班级管理和学生会、团委工作,综合管理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走出校园时社会实践能力强,可以考公务员或者参加工作;还有的同学在大学期间学习其他能力,把大量时间用于参加各类社团,走出校园时一身文体特长,可以继续沿着兴趣成长。可见,每一种安排都是平等的,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特点与目标,制定合理的时间安排,成为自己最想成为的样子,不负青春与韶华。关于时间安排问题,我想与大家作以分享和交流,简单地说就是有规划,早筹谋,定目标。我的目标是将来在学业上能有一定成就,同时,做一些自己感兴趣且有益于社会的事业。结合这个目标,我把自己的大学时间规划为了两大部分:一是学业与成长,二是兴趣与爱好。当然学业是重点,占80%,爱好占比较轻,为20%。学习方面,除每天的固定课程时间外,我会在当天对所学知识进行复盘,将“前辈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营养”,这对于专业知识的巩固与提高非常有效。同时,我积极参与各类竞赛以及科研活动,提升学术与科研能力,主持和参与了多项省级和校级项目,也取得些许成绩。其他方面,我热衷于自媒体与航拍摄影,学业之余我将大部分时间皆投入这两项活动中,后面会具体展开讲解,这里就不再赘述。Q2:大家都说学习需要持续性努力,请问学长你在学习上有没有遇到过低谷期,有没有学不懂或者学不进去的时候呢?你是如何调节自己的心态让自己能够坚持下去的,或者说,是什么支撑着你一直坚定地学习呢?答:事物的发展从来都是螺旋式、曲折式进步的,大学生的成长之路也是有共性的。大家遇到的我也都经历过,这很正常。正如“金属疲劳”现象,金属疲劳是指材料、零构件在循环应力或循环应变作用下,在一处或几处逐渐产生局部永久性累积损伤,经一定循环次数后产生裂纹或突然发生完全断裂的过程。1954年1月10日,一架执飞罗马至伦敦的航班在空中爆炸解体,机上35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丧生。事后分析,彗星飞机大部分事故的原因皆出于结构设计问题,飞机蒙皮所用的金属材料,其性能和厚度不能承受高速、高压飞行的环境,在复杂、交变应力的反复作用下,发生了疲劳断裂或破裂。可见,金属疲劳引发的后果轻则危及飞行安全,迫使机群停飞,大批飞机或发动机要返厂修理换件;重则酿成机毁人亡的灾难性飞行事故。坚韧如斯的钢铁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人呢?对于学习亦是如此,当遇到低谷期时,我们不能执意继续驾驶飞机向前飞行,而是要紧急迫降,采取措施修复问题,及时规避风险。那么,如何解决“金属疲劳”现象呢?在金属材料中添加各种“维生素”是增强金属抗疲劳的有效办法。例如,在钢铁和有色金属里,加进万分之几或千万分之几的稀土元素,就可以大大提高这些金属抗疲劳的本领,延长使用寿命。反观学习,我们也要在学习疲惫时向自身添加各种“维生素”,这里的“维生素”大家可以理解为与挚友的一次畅谈、酣畅淋漓的一场奔跑、惊艳味蕾的一次美食,我可能会是一次美妙的无人机高空滑翔来得更解压吧!因人而异,各有不同,这些都是对身心的一次放松。这样,我们就可以顺利渡过低谷期,以更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下一次的高强度学习中,使我们的“飞行旅途”更加高效与舒适。Q3:作为一名大学本科学生,请问你创办“知识贩卖机”这个公众号的最初的目的是什么呢?你能分享一下自己和“知识贩卖机”的故事吗?短短几年时间,你的全网粉丝已经超过十万了,请问你是如何做到的呢?答:早在大一成立公众号之时,我便看到了互联网教育的光明前途。我的初心是想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分享学习成果,帮助更多的同学一起进步。在互联网时代,知识不再是伊甸园里的禁果,更不是遥不可及的繁星。它可以通过像我这样的创作者,经过锲而不舍的努力去逐渐模糊知识的探取界,打破教育“壁垒”,营造一个人人都能提升自我、掌握机会的时代。“知识贩卖机”对于其关注者而言,是一个获取知识、提高专业能力的学术自媒体平台;于我而言,它是我耕耘的田地、思考的结晶。我在本科二年级时,利用整个暑假录制了第一门课程《信号与系统速成课》,上传到视频平台后便收到很多同学的赞扬与鼓励,这让我第一次感觉到了传播知识的乐趣。从这以后的两年中,我在学习之余录制了《数字逻辑电路速成课》、《通信原理知识点与题型总结》等7门课程,进一步地帮助到了更多的同学。比如,通过观看我的课程,有的同学拿到较高的绩点,有的同学拿到国家奖学金,甚至在今年很多同学考研成功上岸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985名校。我不敢说他们所取得的成就与我有多大关系,只是单纯因为自己帮助到了他们而感到开心。所以,这更加坚定了我在“知识贩卖机”这个“讲台”输出知识的信念,正可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持之以恒,滴水穿石。回望来路,毅力与坚持是“知识贩卖机”创立和发展的前提,“原创精神”则是其茁壮成长的根本。在自媒体盛行的当下,各种平台自媒体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漫山遍野,但真正存活并发展壮大者如瀚海珍珠,所以说一个自媒体平台的生存与发展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易行,它需要创作者付出辛勤的劳动和智慧。一般性的粘贴、摘抄只能蒙蔽一时,不能给读者带来实际帮助,当然就不会有巨额粉丝量的跟随与陪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犹记得三年前,我每天发出的推文阅读量少到仅有个位数,可谓是举步维艰、毫无希望。但我并没有放弃,而是思索应该如何提升、如何进步。在微信公众号每天只能发一次推文的规定下,从创立的1229天我已发送推文共计749次,做到了持续输出,我想这便是“毅力”的一种体现。功夫不负有心人,迄今为止,“知识贩卖机”全网关注人数突破10万,视频累计播放量突破250万次。其实不仅仅做自媒体是如此,做万事亦是如此,有毅力才会有成功的希望。学术类自媒体不像一般的娱乐性自媒体,只是简单录制剪切一段视频取悦观众,而是由实际的、准确的、真实的数据与推理构成,有着严密的逻辑性和缜密的数学计算作为基础,对于原创性要求非常高,所以“原创精神”便是自媒体的“魂”。“知识贩卖机”中的所有课程皆是我一人认真学习知识,融会贯通后输出的原创产物。原创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更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让“原创精神”成为时代主流,使创作者不断寻求改变,走上创新的光荣之路。Q4:录制课程和经营各个平台的账号会消耗自己很大的精力和很多的时间,请问学长是怎么平衡给大家传授知识和自我提升这两件事情的呢?答:录制课程与平台账号的运营的确会消耗大量精力与时间,并可能会对自身学业造成一定压力和影响,但这何尝不是“机遇与挑战”呢?这就需要我们转变思路,如果把它当成任务去完成,就会感觉枯燥和压力,但如果我们将它当作爱好去享受,则效果会截然不同。我会把每一次的创作看作自己知识的巩固与提高机会,每个粉丝和听众就是我的监督者与老师。在这里,可以简单给大家梳理我录制课程的基本流程:①根据参考教材制作初始word版本讲义;②制作初始版本PPT;③备课阶段;④正式讲课录制;⑤课程视频剪辑;⑥最终审核与编辑。可见过程是比较繁杂的,所以一节20分钟的课程背后需要花费高达12~15倍的时间去准备。再比如平台账号的运营,目前运营的主阵地有微信公众号和B站。其实“知识贩卖机”不仅给大家输出视频教程,我还会给同学们分享我的学习笔记、题型总结等资料,最近又加入了优秀学长学姐考研经验、保研经验、留学经验以及求职经验的分享。公众号每次推文的编辑都会花费我至少1小时的时间,而这数十篇推文的编辑工作皆由我一人完成。但我并不认为这些对自身学业造成影响,相反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机遇往往与挑战并存。人常说,危中有机,危可转机。录制课程其实不仅对其受众者有助,对我亦是如此。要把一节课清晰明了地讲解完,自己要对知识深刻理解并熟练运用。身边的朋友经常调侃我的学习方法是“费曼学习法”。那么,何谓“费曼学习法”?学习金字塔将学习分为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研究表明,主动学习比被动学习的效果会更好,更容易记忆与应用知识。而费曼学习法则处于学习金字塔的最底层,是学习内容留存率最高的一种学习方式:教授给他人。实质上,可分为四个步骤:①选择目标领域,并完全了解这个概念。②将这个概念教授于他人,在这个过程中在所难免地会出现卡壳、叙述不清楚等情形,恭喜你喜提知识概念薄弱点。此时,将这些薄弱点重新学习巩固一遍,直到真正理解。③纠错并且深入学习,把自己不满意的地方反复打磨。④回顾与简化,用更加简练的语言和易懂的说法传授于他人。由于我要为大家授课,自然也就做到了这四个步骤,对知识的认知与理解就会比大多数人更深刻。事实也可证明,我在大三学年专业排名为2/120,说明这个方法起码对我是比较有效的。学业压力和录课任务的确是一对矛盾体。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对此,我们应该解决矛盾、统一矛盾,而不是一味地躲避和扩大矛盾。诚如上述,我并没有因为录制课程耽误学业而停止它,而是在二者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正确解决矛盾,从而达到了一石二鸟的良好效果。所以,如何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成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这是我们最应该学会的能力。Q5:学长在课余时间有什么爱好呢?请问你怎样看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答:我最大的爱好是航拍,并且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就”。2019年6月,我参与了大型校园宣传片的拍摄《写给长大》(长安大学2019年毕业原创宣传片),并被西部网、搜狐网、陕西头条等各大媒体报道;我拍摄并剪辑西安城市宣传片被西安晚报、西安日报、新浪陕西等各大媒体报道;2019年9月,参与了长安大学军训汇报表演的拍摄与剪辑,并且获得了宣传部老师的一致好评;今年4月,拍摄的《航拍西电》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官方转载。这里可以给大家科普一下,航拍其实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简单。一部好的拍摄作品,离不开很多技术支持。比如怎样操纵飞行器拍摄出构图良好并且稳定的画面,这就需要长时间练习操控技术;又比如如何将拍摄好的原始素材剪辑为一个故事线完整并且节奏感明显的成片,这就需要大量练习在视频剪辑软件中练习,逐渐提高视频剪辑能力。许多科学家在谈到自己成功的原因时,一再强调兴趣的重要性。达尔文在自传中写道:“就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入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对于我而言,兴趣就是“认同感”。比如航拍作品被各大媒体转发,又比如录制的课程受到读者的赞扬与支持,这都会给我带来认同感,觉得自己所做之事是有意义的,当然就乐意去做。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产生强大的驱动力,可以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Q6:学长为什么会选择西北工业大学作为自己的保研选择呢?请问学长想对即将保研或者在努力备战考研的同学说些什么呢?答:西工大是我心中的“梦校”,是我曾经高考奋斗的目标,亦是我实现理想抱负的梦想摇篮。西北工业大学是一所有理想、有追求的大学,是由战火淬砺而成的著名高校,也是承载和见证新中国强国梦想的高等学府。自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肩负起振兴中华、科学救国、科技强军和人才强国的崇高使命。中国第一架无人机,中国第一型水下智能航行器,中国第一台机载计算机……众多的中国第一诞生在西工大,光荣的历史激励着西工大师生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奋勇前行。最吸引我的是“公诚勇毅”的校训,它教会我要有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怀,要以诚信和坦荡的胸襟作为立身行事的准则,要以非常的胆识和毅力去改变社会、实践人生。今秋步入校园后,我将在西工大拼搏奋斗,实现人生抱负,书写理想篇章。人生最关键处就那几步,要做好方向与抉择。无论读研还是工作,都是人生的重要决定,关键是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如果想要在专业领域取得一番成就,对所考的专业怀抱着强大兴趣又有能力学习,读研是最好的选择;如果比起理论学习和在校研究更喜欢在外实战,想要更快地积累工作经验,热衷于不断接受工作上新的挑战,工作则是最好的选择。切忌“随大流”,需结合自身意愿,理性做出选择。最后,建议各位学弟学妹们,多将目光聚焦到大学时期的锻炼和积累,着力于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科研学术能力和社会实践水平,要加倍珍惜西工大这个优秀的平台。为它争光,为它添彩。机会总是留给那些辛勤耕耘并不断努力的人,我们不做机会主义者,我们要做实践主义者。加油吧!年轻的奋进者,我们一起前行!内容分析与访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