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浙江千万工程是什么时候开始(浙江:“千万工程”,万千情怀)

盛夏的一个周五,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塔后村“乡村音乐节”的前一天,村支书陈孝形的手机铃声不断响起,忙碌的他只能插空回答记者的提问。“20年来,‘千万工程’给我们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希望能把好的经验分享给其他村子,让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陈孝形说,自然资源部门在规划和土地政策上给予他们很大支持,让村民能在共富的道路上安心向前奔。

规划引领:以“多规合一”助建共富平台

“党和政府的政策好,规划到位,是我们村能够发展的主要原因。”在有着“‘千万工程’重要源起地”之称的杭州市萧山区梅林村,村第一书记孔高敏告诉记者,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发展基础,要围绕土地这个重要资源做好产业发展和空间规划的大文章,自然资源部门的支撑作用不可或缺。

梅林村位于瓜沥镇东部,距杭州萧山国际机场10千米,全村面积1.88平方千米,有农户629户,常住人口3587人。

2002年12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代省长习近平考察了梅林村,提出“要建设一批标准化、规范化、全面发展的,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叫得响的小康示范村镇”。半年后,一项名为“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工程拉开帷幕。

多年来,梅林村人牢记殷殷嘱托,锚定“共同富裕”目标,以数字乡村、绿色发展为路径,全力打造集美丽乡村、数字乡村、未来乡村于一体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样板,构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生态、生产、生活共同体。

与20年前的“村庄整洁、规划有序、百姓安居乐业”相比,记者在这里更是看到了“产业驱动”和“数字化生活”的未来场景模板。在梅林村占地19亩的美好生活中心,记者体验了24小时乡村数字书房和智慧健康服务站,感受到了村民的高品质生活;在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萧山分局党委副书记吴传林的手机上,记者看到了规划整齐的村庄航拍全貌;在受到精心保护的耕地旁,记者看到了大片生机勃勃、长势喜人的青苗,还有竖立其间的“深化千万工程,打造共富乡村”标语和党徽图案……

据介绍,2022年,梅林村集体经济收入共计729万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6万元,与2002年相比,分别增长了298%、518.8%,并实现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推进。为持续放大梅林村的综合效应,带动周边村联动发展,瓜沥镇成立了“1+4”大梅林共富联合体(以梅林村为核心,辐射周边4村),规划面积8.94平方千米,涉及耕地8100亩,涵盖人口2万余人。

一枝独秀不是春,规划先行方能万紫千红。“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我们的共同目标。”杭州局二级巡视员潘希统介绍,自2019年以来,杭州市按照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要求,在市、县(市、区)两级通过试点方式探索编制乡村单元详细规划(“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同时,以乡镇级总体规划和单元式详细规划的层级管控实现资源共享、设施共建、公共服务均等化,从村庄“单打独斗”变为“抱团共富”。此外,杭州局还出台了乡村地区国土空间规划导则,分级构建规划体系,分类引导村庄发展,分区落实管控要求,明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的相关技术标准、成果规范,指导各地乡村地区规划编制,全面推进乡村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据介绍,杭州将2023年确定为“规划编制攻坚年”,以提升农村社会保障为目标,按照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要求,加快推进乡村地区规划管控全覆盖,为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各类开发建设活动提供自然资源要素支撑。同时,全面开展乡村单元详细规划编制工作,确保乡村地区国土空间治理有规可依,促进乡村地区“十四五”期间各类开发、建设、保护项目落地。

“我们在省级规划中明确,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应安排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乡村产业用地需求。”浙江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了解,浙江在市县级规划中进行村庄布点,并根据不同村庄类型提出不同管控要求;在乡级规划中划定村庄建设边界,落实村庄布局,严格保护农业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优化布局生活空间,落实乡村产业发展用地,大力助推乡村振兴;在村庄规划中强调实施导向,注重实用、管用、好用,着力构建以“村庄单元—区块管控—地块管控—项目落地”为主线的规划管控体系。

土地整治:以用地政策助力乡村振兴

夕阳下,义乌市苏溪镇徐丰村的建设工地上,一台挖掘机和数台重型卡车正在忙碌。村党支部书记金功清告诉记者,徐丰村有常住人口1333人,2021年5月开始启动更新改造,2022年4月完成腾退拆除,今秋将全面开工建设。村庄规划用地194.9亩,均在原村庄建设范围内。

据介绍,徐丰村位于苏溪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区,是开展“多规合一”村庄改造的试点村之一。全村采用高低结合的方式,规划垂直房1327间,计划安置913人;高层320套共计3.84万平方米,计划安置420人。徐丰村在对村庄建设用地整治改造的同时,于2022年启动永久基本农田连片整治以及高标准农田建设,旨在通过土地综合整治,打造村庄宜居宜业、农田高产稳产的和美乡村。

“我们对耕地的保护是非常严格的。”在村委会的接待室里,金功清指着1∶1000比例尺的更新改造规划图纸告诉记者。之前部分村民对图纸上新社区的边界有疑问,问为什么不能把边界画圆一些,有几处都“凹陷”了。“我告诉他们,这是耕地红线,是永久基本农田,谁都不能动。”金功清说,听到这些,大家都没意见了。

义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人介绍,义乌以破解农村用地难题为切入点,以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大力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截至目前,全市已实施13个工程,涉及11个镇街122个村,项目区总面积48.62万亩。其中,徐丰村原有耕地811亩,通过千亩方项目整治提升耕地基础设施,形成连片耕地1030亩。

“百千万”(百亩方、千亩方、万亩方)永久基本农田连片整治项目是浙江厅2021年启动实施的,目的是解决耕地碎片化问题,提升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程度,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据浙江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两年多来,全省累计实施“百千万”整治项目800多个,整治连片耕地140万亩,全省耕地面积连续两年净增加。同时,浙江以产业带动促进共富,在田块重整、规模连片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各地开展土地集中流转,结合各地产业发展实际,发挥规模经营优势,增加村集体和农民收入,助推乡村振兴。

“‘千万工程’的目标就是乡村振兴,而乡村振兴离不开用地保障。”台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李震杰告诉记者,台州局积极探索乡村综合改革,完成“1+X+Y”(中心镇+中心村或片区+保留村)乡村规划布局研究,立足各类乡村用地需求,优先保障“三农”发展,规定将不低于10%的年度用地计划指标用于乡村产业发展。2022年,全市保障乡村产业、项目及其配套设施用地1276亩,占全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12.4%。

除了连片整治,垦造耕地也是台州乡村振兴工作的一个亮点。台州局副局长黄璋介绍,2023年,台州局自我加压,计划全年立项实施新增耕地项目面积不少于3万亩、验收不少于1.5万亩,实现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提升”。截至7月底,全市完成立项耕地项目面积3.66万亩,开工建设2.5万亩,种植1.24万亩,验收入库3326亩,这4项指标均居全省前列。

记者了解到,浙江通过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加快推动耕地、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和粮食功能区布局优化和质量提升,实现了“荒地变粮田,小田并大田,粮田成良田”的目标。同时,促进要素合理流动增效益,统筹政策红利强保障,促进了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盘活低效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驱动产城融合、产业升级;注重产业导入,以“土地整治+”延长产业链和价值链,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浙江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四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浙江厅负责人表示,一是成为创新打造最严格的耕地保护体制机制的有力抓手,二是成为推动“千万工程”不断提质增效的强大引擎,三是成为激活经济高质量发展空间潜力的有效途径,四是成为创建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的重要平台。“要实现共同富裕,潜力在土地、抓手在整治,浙江土地整治工程覆盖全省、连通城乡、促进增收,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引入农业企业、种植大户,发展新业态新产业项目。可以说,土地整治到哪里,哪里的城乡面貌就焕然一新,美好家园、共同富裕就出现在哪里。”该负责人称。

据了解,2018年以来,浙江累计批准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679个,投入资金1500多亿元,覆盖3108个行政村,已完工358个。此外,宁波市还获批开展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试点,首批11个试点片区已全面开工。确权登记:以房地一体登记保护农民权益

傍晚的塔后村热闹非凡。陈孝形告诉记者,塔后村位于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天台山核心景区赤城山下,村里立足自身资源特点打造“网红经济”,搭建了数间网络直播间,可免费使用。最近,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带动了该村“唐诗之路目的地”的旅游热。同时,塔后村精心打造的“乡村音乐节”旺季时每天能吸引上万名游客前来。2022年,全村集体净收入172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3.6万元。

“这得益于‘千万工程’和农房改造,市县编制村庄规划时会尊重我们的意见,村里大部分宅基地和农房都进行了确权登记。”陈孝形说。

天台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汤坚志介绍,塔后村现有宅基地房屋513宗(套),已确权登记468宗(套)。

村民陈立满说:“有‘证’的房屋更好出租。他的邻居就把房子租给了一个网名叫“花谷”的女老板经营民宿。“花谷”告诉记者,民宿生意很火,经常一房难求。

村民陈立江告诉记者,20年前他家很穷,住的是土坯房。多亏党的政策好,村支书带领大家进行农房改造,现在他住进了3层楼的新房,日子越过越红火。记者问他:“你知道什么是‘千万工程’吗?”“就是建设美丽乡村嘛!”他不假思索地答道。

如今,塔后村有精品民宿68家,床位近1000张;有乡村酒店、餐厅、咖啡馆、酒吧等10家,餐位近3000个,但仍然供不应求。“我们要想办法把周边村子带动起来,共享流量、共同致富。”陈孝形说,塔后村还获得了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多项荣誉。

黄璋介绍,自“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像塔后村这样的村子在台州市乃至浙江省并不少见,仅天台县今年就创成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43个、星级美丽乡村65个、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4个。

浙江厅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局局长方剑强告诉记者,截至5月,全省已登记宅基地787.16万宗,登记率达98.03%,其中房地一体登记482.53万宗;全省完成宅基地地籍调查883.53万宗,地籍调查率达90.28%,其中完成房地一体宅基地地籍调查734.63万宗。目前,浙江基本完成全省农村符合登记条件的宅基地和农房确权登记任务,今年将部署各地持续开展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巩固提升已有成果。测绘地理信息:以高清全景擘画美丽乡村

“千万工程”的实施,同样少不了测绘地理信息的支撑。

10年前的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首次应用了天地一体全景数据采集技术,浙江省慈溪市徐福村成为被360度全景影像直观展示的省内20个美丽乡村之一。

如今,测绘地理信息助力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能力有了巨大提升。浙江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测绘地理信息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起到了强大支撑作用。一是统筹遥感影像助推乡村规划建设,为乡村规划、产业布局、村庄工程建设提供高分辨率、现势性强的遥感影像服务。自2021年起,全省每年统筹获取一次0.2米分辨率高精度航空影像,其中浙江厅承担5万平方千米左右的0.2米分辨率高精度航空影像获取任务,各设区市承担本辖区一半面积的0.2米分辨率高精度航空影像获取任务。二是以三维技术辅助村庄规划,美丽乡村建设全景三维服务被列入全省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三是支撑农村精细化治理,如搭建智慧平台,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等工作。据了解,测绘地理信息为全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地理信息成果和技术支持,查清了承包地块的名称、面积、四至、空间位置、土地用途等信息,妥善解决了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空间位置不明、登记簿不完善等问题。

“千万工程”,饱含着党和人民的万千情怀,呈现出美丽乡村的万千气象,也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精品样板。

记者:

李军晶、郑雪蕾、景明

文字编辑:王中建、陈琛

新媒体编辑:赵志坤 王诗雨(实习)举报/反馈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