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文博事业的发展(这周,文博行业发生这些大事!)

  2023年6月26日 —7月2日 

【综合】

■    李群调研北京城市副中心文物工作

■    文化和旅游部首次面向社会发布全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报告

■    文旅部:2023年度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开始申报

■    文旅部:广泛征集文旅行业数字化创新示范案例

■    国家文物局政务新媒体2023年第二季度抽查情况报告

■    “2023丝绸之路周”7月开幕

■    福建文物工作会议在榕召开

■    甘肃印发通知应对极端天气加强野外文物保护工作

【博物馆】

■    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旧址纪念馆对公众开放

■    昆仑号(模型)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    国博开新展 东方故乡追寻百万年人类史

■    全国首座新闻出版专业博物馆开馆

■    山西文物数字博物馆上线

■    山西地质博物馆正式开放

■    山西青铜博物馆招募暑期“小小讲解员”

■    同博物馆可持续发展论坛举行

■    昭君博物院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授牌

■    上海博物馆“百物看中国”首展走进匈牙利

■    洛阳市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汉魏故城遗址博物馆建设工作

■    成都大运会博物馆即将开馆

■    乐山大佛被卖?官方回应

■    三亚南繁博物馆项目地下室首块顶板浇筑完成

■    石峁遗址博物馆计划下半年启动运营

■    甘肃简牍博物馆招募首批志愿者活动启动

■    青海省唯一的河湟文化博物馆即将开馆

【考古】

■    山西发现战国水井遗存 实证2400年前筑井技术

■    山西阳泉平坦垴古城战国水井遗存发掘资料公布

■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境内发现大型古墓葬群及石人像

■    江苏无锡发现6000多年前陶猪

■    河南考古发现22座古墓

■    河南商丘宋国故城遗址发现东周时期“环城大道”

■    广州考古发现珠三角面积最大的商时期文化遗存 

■    “中国考古01号”船举行首航福建公众开放日

■    陕西考古发掘魏晋至明清时期墓葬1200余座

■    西安西郊发现唐代宫人墓地

■    庞贝古城遗址中发现“披萨”壁画

李群调研北京城市副中心文物工作

6月25日,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赴北京城市副中心调研文物保护管理利用工作,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从文物工作角度,全力支持和配合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北京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谈绪祥参加调研。

李群考察大运河通州段、通州燃灯塔、通州文庙、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博东馆)、路县故城遗址、市考古研究院通州临时考古工作站等地,深入了解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文物建筑保护利用、博物馆建设发展、“先考古、后出让”、考古发掘研究等情况,看望慰问一线文物工作者。李群对北京城市副中心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给予肯定。他指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牢固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推动文物工作更好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要全面提升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文物保护与考古工作力度,在副中心建设中,切实加强文物保护,通过考古发掘研究厘清北京城市副中心历史发展脉络。要系统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强化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加强本体保护与建设管控,深化阐释展示,完善管理体制,传承弘扬大运河文化价值。要持续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博物馆建设,扎实做好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各项工作,不断提升博物馆展陈质量,创造条件提升藏品展示利用率,切实让文物“活起来”,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国家文物局有关司室,北京市文物局及通州区相关单位负责同志陪同调研。(国家文物局)

文化和旅游部首次面向社会发布全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报告

6月29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2022年全国旅游市场服务质量提升报告》。据介绍,这是首次面向社会发布全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报告。

《报告》全文

文旅部:2023年度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开始申报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申报2023年度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为促进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将组织开展2023年度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申报工作。《通知》对申报范围作了具体规定,主要面向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定向申报。同时指出,申报项目应围绕各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重点解决行业重大共性关键技术或基础研究问题,着力提升实验室科技支撑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支持重点包括:服务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发展的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对行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的高新技术应用项目;对行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科学数据采集与分析研究项目;文化和旅游科技成果的应用推广与转移转化项目。申报要求为:项目负责人须为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固定人员,项目参与人员须以实验室固定人员为主。每个实验室可申报1个项目,申报项目须经依托单位同意。依托单位须有资金支持。项目实施周期为1—3年。据悉,申报提交材料截止时间为2023年7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官网)

文旅部:广泛征集文旅行业数字化创新示范案例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开展2023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案例征集评选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开展数字化创新示范案例征集评选工作。案例主要以利用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文化和旅游领域创新应用为主。《通知》要求,案例要具备先进性和创新性,应基于新技术与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形成新业务、新模式、新业态等创新应用,在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同时,案例要具有可复制性和示范推广性,聚焦文化数字化共性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对行业具有借鉴意义。此外,案例要求已产生可衡量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2022年以来完成的创新成果。申报主体近3年内无违法违规行为,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等。据悉,案例推荐截止时间为2023年7月31日,主要面向各地文旅部门及相关文化协会组织。(文化和旅游部官网)

国家文物局政务新媒体2023年第二季度抽查情况报告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检查指标》,国家文物局对国家文物局官方微信“国家文物局”、微信“国家文物局老干部之家”、官方微博“中国文博”、官方微信视频号“国家文物局”、官方抖音号“国家文物局”、官方百家号“国家文物局”、官方B站号“国家文物局”、移动客户端“国家文物局App”、进行检查,结果均为“合格”,合格率100%。(国家文物局)

“2023丝绸之路周”7月开幕

“2023丝绸之路周”活动将于7月12日在杭州中国丝绸博物馆正式开幕。活动由国家文物局、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主题为“丝路同行 互鉴共赢”,邀请匈牙利为主宾国。据介绍,活动期间将推出两大重点展览。一是主题配套展览“文明大观:丝绸之路上的敦煌”,于7月12日至8月22日展出。该展览以敦煌相关历史文物为载体,展示敦煌作为丝绸之路咽喉要塞的重要作用,呈现丝绸之路上东西文明的交流和互鉴。另一展览“丝路绮粲:16—17世纪匈牙利艾斯特哈兹家族丝绸服饰展”于6月27日开幕,展览以匈牙利最富有影响力的艾斯特哈兹家族宝库中的丝绸服饰、家居饰品、仪式用品等文物为主线,展示匈牙利名门望族的历史文脉、文化艺术和生活百态,表现“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匈两国的文明对话。此外,开幕式当天,将发布《2022年度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年报》、公布丝绸之路数字博物馆“SROM海上丝绸之路数字策展大赛”最终结果,并举办丝路之夜专题晚会。活动期间,国丝馆还将推出匈牙利人文摄影展、“童心汇丝路”青少年艺术创作展、“丝绸与丝路:从杭州到撒马尔罕”等一系列主题展览,举行学术研讨会、策展研修班等多种学术交流活动,经纶讲堂、丝路主题体验项目等社教活动也将渐次推出。主宾国匈牙利将于10月在布达佩斯推出“超越历史和物质——中国丝绸艺术精品展”。“丝绸之路周”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三届,每届活动均吸引全球200余家文化机构联动参与,广受各界关注。(浙江日报) 

文博行业年度重磅活动!2023丝绸之路周来了!

福建文物工作会议在榕召开

6月26日,福建全省文物工作会议在福州召开。会前,福建省委书记周祖翼提出要求。省委副书记、省长赵龙出席并讲话,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彦主持,副省长王金福作总结讲话。

周祖翼指出,近年来,福建全省文化文物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扎扎实实工作,在考古发掘、文物保护、世遗申报等方面取得新成效。新时代新征程,希望大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健全文物管理机制,促进文物活化利用,推动全社会从宝贵文化遗产中坚定文化自信,努力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新贡献。

赵龙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文物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站在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永续传承的战略高度,就加强文物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为做好新时代文物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早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就亲自推动福州三坊七巷、厦门鼓浪屿、三明万寿岩遗址等文化遗产保护,创造了宝贵的思想财富、精神财富和实践成果。我们要带着特殊感情、带着特殊责任,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开创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准确全面把握新时代文物事业发展方向,不断开创新时代文物工作新局面,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赵龙强调,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保护文物就是保护历史;文物是文化的载体,保护文物就是传承中华文明;文物不可再生,保护文物就是保护中华优秀传统资源。福建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文物兴盛,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我们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保护好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根脉,把握历史主动,坚定文化自信,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更好砥砺前行。要全面加强文物保护管理,统筹好个体保护与整体保护、本体保护与周边保护的关系;要全面强化文明历史研究,进一步回答好福建历史文化的背景、起源、形成、特征及价值阐释等;要全面提升文物活化利用水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全面深化文物交流互鉴,创新文明话语表达,助力福建品牌走出去。要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以珍爱之心、尊崇之心、担当之责,加强组织领导,加大保障力度,广泛宣传引导,加快构建党政主导、全民全社会参与的文物工作格局。各级文物管理部门和文物工作者要懂文物、爱文物,懂专业、有情怀,出能以文化人,入则耐住寂寞,把满腔热忱投入到文物工作中。

会上,南平市获授“城村汉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匾牌,泉州市、龙岩市作交流发言。(福建日报 2023年6月27日第1版)

甘肃印发通知应对极端天气加强野外文物保护工作

甘肃是文物大省,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和长城等大多分布在野外,文物本体较为脆弱,所处环境较为恶劣,极端天气容易造成文物本体损坏及其环境风貌破坏。正值汛期,甘肃省文物局日前印发《关于有效应对极端天气加强野外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积极部署有关工作。

《通知》要求,甘肃各地各单位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系列重要论述和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高度重视,认真汲取近年来国际国内文物遭受自然灾害侵害发生安全事故的教训,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牢固树立安全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强化抓安全抓防范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主动会同有关部门联合研判野外文物安全和防灾减灾形势,增强科学防范意识,夯实防灾减灾能力,全面压实政府、文物及有关部门和文物管理使用者的防范应对责任,筑牢野外文物安全防线,形成防灾减灾长效机制。

《通知》指出,要高度关注极端天气变化,加强与当地应急管理、气象、自然资源、环境保护、农业农村、水务等部门工作联动,实时组织研判野外文物面临的强降雨、雷暴大风、冰雹、山洪、泥石流等灾害风险,指定专人关注掌握气象和灾害等预报信息,及时向野外文物管理机构发布灾害预警,防患于未然。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制定落实应急预案,明确应对策略,加强预防宣传和人员调度,做好物资储备,认真落实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特别要对洪涝灾害和地质灾害易发区域的文物预先采取避险防险措施,确保安全。野外文物发生灾情的,要第一时间报告当地文物行政部门和地方政府。要做好野外文物风险隐患排查,全面整治各类涉及野外文物和考古、保护工地安全隐患,开展文物灾害风险评估,加强日常保养维护和预防性保护。接到突发事件警报或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有关人员要迅速赶赴现场,组织文物保护专家加强对野外文物的抢险救灾和文物保护工作的现场指导,果断采取支护、加固、遮蔽、清除积水和淤泥等措施,妥善处置灾情,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形成二次破坏。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文物开放单位、文物保护工程等,要立即暂停开放或停工,并向社会公告,确保游客和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灾害险情发生后,要组织力量开展文物受灾情况调查,及时摸清文物受损的数量、范围、程度,督促指导编制受灾文物抢险保护方案,科学开展灾后文物保护工作。要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可能存在的灾害风险和问题,按照实战要求持续开展人员培训和应急演练,切实增强应急处突能力。要严格落实值班备勤和领导带班制度,坚决杜绝空岗、漏岗,保证通信畅通,遇到险情,要靠前指挥,果断采取措施,高效妥善处置,把损失降到最低。对不依法履行职责、决策失误、失职渎职等导致文物受损的,依法依规严肃追责;对管理松懈、问题隐患排查整治不力、突发事件瞒报、漏报、迟报的,要进行通报批评并严肃处理。

《通知》明确,全省各地各部门要加强监测预警,积极开展预防性保护,着眼当前、立足长远,统筹开展文物防灾减灾和预防性保护体系建设,健全保护监测管理体制机制,持续开展日常巡查监测、定期监测和专项性监测。积极学习借鉴敦煌模式等省内外成功经验,强化科技赋能,有序推进世界文化遗产、长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遗产监测平台建设与使用,提升文物保护的科技能力和水平。坚持抢救性保护与预防性保护并重,全面排查并着力解决影响文物安全保存和防灾减灾的历史遗留问题,消除各种不利因素和问题隐患。深化改革,注重创新,积极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文物预防性保护和防灾减灾,支持和引导有能力的科研机构参与预防性保护。(国家文物局)

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旧址纪念馆对公众开放6月25日下午,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市静安区获悉,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旧址纪念馆将于6月27日举行开馆仪式,并于7月1日建党102周年之际正式对公众开放。历史背景与政治地位秘书处机关旧址外景。上海市静安区 图1926年7月,中共中央秘书处在上海成立。1927年11月,中共中央秘书处租下戈登路文余里1141号(现江宁路673弄10号),供中央领导阅办文电和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1927年至1931年期间,中共中央秘书处(文余里)承担党中央重要文件资料的收发、保管及部分机要工作。周恩来、邓小平等经常来此阅办文件、参加中央政治局秘密会议。其间涌现出一批对党的事业绝对忠诚、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秘书处机关旧址二楼内景。上海市静安区 图中共中央秘书处曾经是为党中央服务最直接,联系各方面最广泛,保障党中央工作最关键,在机构运转中最核心的综合办事机构,是中央常委工作的执行机关、机要工作的总汇、上下联系的枢纽,可以说是中共中央办公厅的前身,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在中共中央驻扎上海期间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修旧如旧、最小干预”2020年6月,秘书处机关旧址保护修缮工程正式启动。修缮以历史考证为本,遵循“修旧如旧、最小干预”的保护原则,最大程度恢复建筑的历史原貌,提升了文物价值。修缮项目主要包括清水墙、晒台、平瓦坡屋面、山墙雕花、观音兜、室内墙面、地面马赛克、木楼梯等。场馆东立面入口修缮处。上海市静安区 图2021年6月,中办、国办正式批复同意在上海建设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旧址纪念馆。同年,通过史料陈列展方式开展内部试运行,中共中央秘书处史料陈列展内部开展试运行,累计参观人数6818人次,团队100批,运转情况平稳有序。技术与艺术结合的纪念馆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旧址纪念馆是一幢坐北朝南的两层石库门建筑,砖木结构,有着红青相间的清水砖外墙,红砖饰线门楣,巴洛克式观音兜形式的山墙。纪念馆分为旧址复原区、基本陈列展区、临展区、广场雕塑区四个部分。布展总面积505平方米,展线77.2米。第一次全方位、全过程、全景式展现了中共中央秘书处在上海的奋斗历程,展览分为“青云万里”“暗夜星光”“淬火成金”三大部分。系统介绍了党的秘书工作的发端和成立,在白色恐怖下的坚守和发展。讴歌了他们在艰难险恶环境中,对党忠诚,无私无畏,默默奉献的崇高品格。展区共陈列图片78张,实物21件。除此之外,纪念馆内还通过专题片、触摸屏等表现手法扩大展示空间,通过情景党课增强观众的现场感、互动感、代入感,把技术与艺术结合起来,利用裸眼3D技术打造《中央文库》沉浸式党课,丰富展览的观赏性和趣味性。( 澎湃新闻)

昆仑号(模型)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26日,中铁十一局汉江重工在湖北襄阳总部隆重举办捐赠交接仪式,正式将企业的明星产品“昆仑号”(模型)及实物资料移交给中国国家博物馆,标志着襄阳企业研制的“国之重器”被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 汉江重工明星产品“昆仑号”(模型)。通讯员 供图当日上午9点,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征集与鉴定部相关工作人员抵达襄阳,对“昆仑号”1:46模型经过仔细验收后,郑重签订捐赠协议,并向汉江重工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孔凡华颁发了收藏证书。与“昆仑号”(模型)同批次捐赠移交的还有30余项与研发、设计、制造、应用等过程中的文献档案、生产建设实物、证章等相关资料,极具历史性意义。据中国国家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交接仪式完成后,将在今年下半年的大型主题成就展中进行展出。(湖北日报)

中华大地百万年人类史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6月22日,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主办的“东方故乡——中华大地百万年人类史”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东方故乡——中华大地百万年人类史”展依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丰富馆藏,展出220余件(组)文物,结合各类场景还原和多媒体技术手段,生动灵活地将近百年来中国在古人类学、旧石器考古学和古DNA研究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展现出来,全面讲述人类从猿到人的百万年活动历程,系统阐释源远流长的文化根系和文明流变。展览包括“物竞天择”“矗立东方”“智慧灵长”“现代之路”四个部分。“物竞天择”部分以古脊椎动物演变历程展现生物多样性及与环境的依存关系;“矗立东方”部分以元谋人、蓝田人、泥河湾、北京人等重要发现展示中国直立人的演变形态;“智慧灵长”部分展现具有承上启下意义的智人的发展历程;“现代之路”借助基因组数据成果,展示现代人的直系祖先,即早期现代人的演变格局。经过旧石器时代的经验积累,人类在农业、手工业、家畜饲养等方面迅速发展,逐步形成众多新石器时代文化。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就是从利用天然产物的“攫取性经济”转变为以种植农业、饲养家畜为主的“生产性经济”的过程。新石器时代是中国远古时期经济发展、文化进步的新起点,为中华文明起源奠定了基础。古人类学是十分特殊的科学,展览基于科学理论和成果,通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方式把展品的朴素特征和早期人类标本的特殊性和神秘性,与大众的接受度结合起来,将古代实物展品和图片,视频,半景、全景画结合,提升展览效果和观展兴趣。展览还引入关于中国古人类最新重要科学研究方法,提升展览的学术性,加深公众对中国百万年人类史、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起源发展重要意义的理解和认识。(国家文物局)全国首座新闻出版专业博物馆开馆博物馆外景 杨浦区 供图由上海市委宣传部和杨浦区委区政府合作共同建设的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位于周家嘴路3678号,总面积约10000平方米,拥有5层展示区,6个展馆,为坐拥“四个百年”独特历史资源的杨浦区再添文化色彩。博物馆内部 杨浦区 供图博物馆展示内容涵盖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儿童出版、印刷技术、艺术设计、数字出版、音像出版等多元内容,构成一个特色鲜明、庞大而有序的展陈体系,集中展示近现代以来新闻出版与国运的深刻关联,以及新闻出版人在巨变时代的使命担当和家国情怀。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开放时间为9:00-17:00(16:00停止入场);每周一闭馆(国定假日除外)。同时该博物馆免费开放,自开馆日至2023年8月31日采取通过小程序预约入馆机制参观,后续视客流情况动态调整。(澎湃新闻)

山西文物数字博物馆上线

打开微信小程序“山西文物数字博物馆”,即可开启观赏山西文物的“云上之旅”,可以文物鉴赏,还可以导览解说……这就是山西文物数字博物馆提供的“云服务”。山西历史悠久,全省有不可移动文物53875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1处,世界文化遗产3处。山西文物数字博物馆以“表里山河,臻藏晋显”为主题,通过系统梳理整合文物精品、导览资讯、经典展览等数字资源,形成“一库两端六应用”的文物数字化展示利用体系,为公众提供一站式查询、浏览、检索、导览、鉴赏等服务。(人民日报 )

山西地质博物馆对公众开放

2021年以来,山西地质博物馆启动“国家一级博物馆”提升改造施工项目,历时近两年对“表里山河”基本陈列、专题展厅、基础设施等进行了全面提升改造,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系统性调整与完善,将于7月1日正式对公众开放。(山西日报)山西青铜博物馆招募暑期“小小讲解员”从山西博物院传来消息,暑期临近,山西青铜博物馆小小讲解员大型公益教育活动将于6月30日启动。活动面向太原市三至六年级小学生开展,包含公开课、面试、培训、考核、上岗、结业等环节,历时一个月,旨在为小学生提供提升自我、展示自我的平台。据悉,暑期小小讲解员活动是山西青铜博物馆节假日系列活动中人气最旺的教育项目。自2019年以来,山西青铜博物馆已成功举办两届活动,共有400余名小学生报名参与,其中100人通过培训、考核上岗,参与讲解服务。2022年,第二届小小讲解员们通过为期两周的服务,为观众提供3100余批次讲解,社会反响良好。山西青铜博物馆是山西博物院的青铜专题分馆,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省级青铜专题博物馆。基本陈列以“吉金光华”为主题,分为“华夏印迹”“礼乐春秋”“技艺模范”“数字青铜”“探幽寻胜”五部分,展出青铜珍品1450余件组,通过文物与国家、制度和技艺等多维度视角,展示了中国青铜时代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山西省文物局)

同博物馆可持续发展论坛举行

6月28日,大同·博物馆可持续发展论坛在大同举办。论坛由中国博物馆协会指导,大同市人民政府、山西省文物局、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国内知名文博行业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分享研究成果和创新理念,探讨博物馆可持续发展之道。论坛期间,大同市文物局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兵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就数字化保护进行签约,大同市博物馆分别与北京博物馆学会、天津博物馆签约。与会嘉宾就“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助力“博物馆之城”建设的主题展开沙龙对话。(山西文物局)

昭君博物院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授牌

6月26日,昭君博物院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授牌仪式在呼和浩特举行。昭君博物院前身为昭君墓文物保护管理所,是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昭君墓遗址,以博物馆区为基础,集文物保护、收藏研究、展示和社会教育于一体的“一院多馆”格局的遗址性博物院。2023年1月,昭君博物院被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批准设立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具有开展两岸交流的独特资源,对创建好两岸交流合作平台,切实发挥内蒙古在两岸交流合作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中新网)

上海博物馆“百物看中国”首展走进匈牙利

作为上海博物馆“百物看中国”全球巡回展首展,由上海博物馆与徐州博物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举办“不朽的玉甲——中国汉代文物精品展”日前在匈牙利莫拉·弗朗茨博物馆拉开帷幕。当天是匈牙利的博物馆日,博物馆一直开放至晚上12时,展览首日吸引了近万名当地观众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上海博物馆“百物看中国”系列首展走进匈牙利

本次展览共展出111件/组汉代精品文物,涵盖玉器、漆器、陶器、青铜器、印章、石刻、钱币等多个门类。展览共分为四个部分——“生活的艺术”“敦睦的智慧”“信仰的光芒”和“丝路的繁盛”,从通俗易懂的角度,多方位生动展现中国历史上黄金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探讨中华文明的文脉传承,推进海外观众对中国古代艺术与文化的认识与了解。为全面展示汉王朝掠影,上海博物馆为展览甄选馆藏86件/组汉代文物,包括玉买地券、四灵纹玉胜、吴向里车马画像镜、“长陵丞印”封泥等。莫拉·弗朗茨博物馆馆长(图右)与塞格德副市长(图左)参观展览。上海博物馆供图匈牙利是第一个与中国共建“一带一路”的欧洲国家,与中国传统友好,两国人文交流密切。2017年,上海博物馆曾举办来自匈牙利国家博物馆的“茜茜公主与匈牙利:17至19世纪匈牙利贵族生活”展;2019年为中国和匈牙利建交70周年,也是布达佩斯和上海友城关系确立6周年。在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和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的支持下,上海博物馆与匈牙利中央银行和雅典娜智慧之家基金会(PADS)下属智慧之家举办“丝绸之路上的中国和匈牙利:钱币的旅程”展览。2023年正值“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表示,上海博物馆选择此次展览作为“百物看中国”文物艺术出境大展系列首展,希望能够使匈牙利的观众们进一步了解2000年前的中国汉代历史、文化和艺术风貌,同时开启更多探讨中华文明文脉传承与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对话,更好地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文化相通和民心相通,让中国看到世界,更让世界看到中国。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3年12月31日,预计将在多国进行巡回展出。(央广网)洛阳市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汉魏故城遗址博物馆建设工作日前,中共洛阳市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汉魏故城遗址博物馆建设工作。中共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江凌主持会议。汉魏故城遗址博物馆是国家“十四五”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重点项目。目前,博物馆范围内征迁和“五通一平”、考古和地勘等工作已完成,选址和建筑设计方案已通过审定,项目报建手续正在全面推进,基本具备全面开工条件。会议听取汉魏故城遗址博物馆建设推进情况汇报。会议认为,加快建设汉魏故城遗址博物馆,是洛阳加快打造五大都城遗址博物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具有重要作用。要提升政治站位,细化工作责任,按照国家级博物馆建设标准,明确牵头市级领导,压实文物部门主体责任,相关部门积极主动作为,组建工作专班,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倒排时间节点,确保汉魏故城遗址博物馆在世界客属第33届恳亲大会开幕前高质量完工投用。会议指出,要坚持土建、内部装修装饰和展陈一体谋划、一体推进。深入细致研究工作,在主体工程建设中做好施工图深化设计和预算审查工作,从严做好内外部空间设计和外墙材料、内部装饰材料等细节把关,以细节之美彰显匠心品质。及早启动博物馆展陈设计,创新展陈理念,突出客家元素,注重沉浸式体验,更好展现汉魏洛阳城“建中立极”都城形制对后世城市布局的深远影响、汉魏时期民族融合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历史意义,让游客在与历史对话中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会议强调,要扎实做好施工组织和要素保障。加快前期审批进度,做好与国家文物局、河南省直有关部门沟通衔接,坚持市区联动,创新思路举措,优化审批流程,争取前期手续尽快办结,为如期开工奠定基础。着力抓好工程建设,按照“鲁班奖”建设标准,坚持质量优先,精选施工队伍,优化施工组织,提升工作效率,做好资金保障,更加重视“里子”工程,提升精细作业水平,加强全过程监管,确保打造一座高品质博物馆。抓好周边连片改造,处理好博物馆与周边遗址环境的关系,统筹做好白马寺片区改造提升,谋划文旅业态,提升城乡面貌,实现联动发展,更好实现重大项目和文旅产业综合拉动效益。(国家文物局)

成都大运会博物馆即将开馆

设立赛事博物馆,是举办国际综合型运动会的通行惯例。成都大运会博物馆就设立在东安湖体育公园主体育场一层,预计将在7月25日正式开馆。成都大运会博物馆展厅面积3300平方米,全面介绍了大运会的历史,以及中国与大运会的渊源。在成都大运会博物馆中,目前已经收集到的各类实物藏品有1000余件,以及各类图片、影像及电子文档近80000件。这是1959年第一届都灵大运会举办时的影像,当年,我国派出4名选手参赛,这也是中国和世界大运会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成都大运会博物馆讲解员 王爱玲:自此往后,意大利都灵就被赋予了一个神圣的使命,被称为大运圣火采集地,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火种)采集也是在意大利都灵。 总台记者 王丰:再给大家看一个非常珍贵的藏品,这是1977年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举行的第9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一个新闻报道集,我们看厚厚的一大本。那么在此前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我们关注的是很少的,那么这一次为什么会有这么大量的新闻报道呢?是因为1977年那一年,我国首次派出了体育代表团来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除此之外,展馆内还展出了2001年,首次在我国举办的北京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2009年在哈尔滨举办的大学生冬季运动会,2011年深圳大运会,以及即将举办的成都大运会的相关珍贵藏品,不仅让公众了解大运会的整个历史,也了解大运会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成都大运会博物馆协调处处长 曾浩:我们会在7月25号左右,进行一个开馆仪式,到时候可以面向我们的公众开放。(环球网)

乐山大佛被卖?官方回应

近日,一则“楼市下跌,佛祖被卖了”的消息在网络上传播,称四川“前几天把乐山大佛给卖了”,并配了一张标题为“乐山大佛景区观光游览车和摊点30年经营权整体转让”的竞拍图片。

6月26日,封面新闻记者从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获悉,该交易确实存在,但并非近期,而是几年前。相关方表示,这是按照相关管理条例,正常的工作。公开信息显示,该项目挂牌起止日期为2021年10月26日-11月29日。景区观光游览车和摊点的30年经营权由乐山大佛实业有限公司获拍。(封面新闻)三亚南繁博物馆项目地下室首块顶板浇筑完成6月24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泵送入模,三亚南繁博物馆项目地下室首块顶板顺利浇筑完成,标志着三亚南繁博物馆项目整体工程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三亚南繁博物馆项目位于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由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开发建设,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总建筑面积为4.82万㎡,地上6层、地下3层,工程基坑深达14.6m,最深处达19.2m,为当前崖州湾科技城所有在施项目中基坑最深,且基坑施工难度最大的工程项目之一。图为三亚南繁博物馆项目施工现场。曾圆圆供图本次5区地下室顶板浇筑完成作为三亚南繁博物馆地下室部分整体封顶和工程整体冲出正负零的开端,标志着三亚南繁博物馆项目工程中施工难度最大的地下室部分取得重大突破、南繁博物馆项目整体工程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后续整体冲出正负零及开展地上钢结构主体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亚南繁博物馆是南繁生态理念、南繁科技成果以及南繁硅谷建设历程的重要展示平台。项目建成后,将全面展示一个生动化、立体化的"南繁硅谷",通过讲述南繁故事、海南自贸港建设故事、中国科技自主自强不断创新故事培养公众科学素养与爱国情怀,此外三亚南繁博物馆也是科技交流和科研转化的重要场所,该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完善当地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为区域增添文化活力。(中新网)

石峁遗址博物馆计划下半年启动运营

驱车沿毛乌素沙漠南缘一路疾驰,途经秃尾河,而后随蜿蜒山路爬升,入眼是满山恣意生长的榆树,以及更远处黄土地貌的沟壑纵横。

盘山公路尽头的山顶台地上,钢结构的玻璃遮罩盖着青褐色乱石块堆垒出的高大城垣,这便是石峁遗址的外城,距今4300年前后、中国已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史前石筑城址至此始展露一隅。峁,当地方言里意思是“山丘”。石峁,既是沿用已久的地名,也清晰地反映着遗址风貌。石破天惊:文明前夜的石峁王国1958年,石峁遗址在全国第一次文物普查期间于陕西省神木市高家堡镇被发现。20世纪70年代,西北大学考古系教授戴应新专门到石峁考察,此后,来自西安和北京的考古队陆续对石峁遗址进行了小规模发掘。自2011年起,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石峁考古队对遗址展开了区域系统考古调查和重点发掘。经过十余年的科学发掘,考古人员逐渐揭露出石峁遗址的文化面貌。

石峁遗址外城东门址

遗址石城以长达10公里的石砌城垣为周界,内城、外城重重拱卫着核心区皇城台,遗址面积逾400万平方米,城内密集分布着大量宫殿建筑、房址、墓葬、手工业作坊等龙山文化晚期至夏代早期遗迹,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玉器、陶器、骨器、石雕石刻、彩绘壁画等珍贵文物。

石峁遗址出土的口簧

石峁遗址的各类遗物遗存涉及军事、宗教、天文、艺术等领域,所展现的文明程度,远远超出今天人们的想象和判断:发掘的玉器最薄处仅0.03厘米;口簧、骨笛等乐器至今仍然可以吹响;骨针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针孔直径最窄达300微米;大小不规则的乱石看似无序,却垒砌出规直、平整的墙面,门道的墙角呈近似90度的凌厉直角线;清理出迄今数量最多的中国史前壁画,画幅保存最大者约30厘米见方,白灰面作底,以红、黄为主色,细黑线勾边,绘出菱形方格纹、勾连纹等几何图案,系中国古代美术考古及艺术史的重大发现;外城东门门道呈东偏北31度,朝向4000多年前夏至日出的方位,说明石峁先民已经掌握系统的天文测量方法和历法知识。虽然大多数墙体已被黄土和青草覆盖,但沿着皇城台和外城东门的参观步道行进,再结合东门遗址处放置的微缩模型,一座完备的城防结构了然于心。这座在考古发掘下石破天惊的石头城池,自现世便以体量巨大、结构复杂、功能完备而著称。考古人员对石峁遗址的介绍,大多喜欢以北京故宫作比。无怪乎如此,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理念一脉相承、赓续发展,许多建城理念的源头,很可能比文字记载的更早。皇城台门址结构石峁古城以皇城台为核心,内外城环套结构布局,再通过墙体上城门、瓮城、角台、马面、墩台等防御性建筑遗迹层层设防,奠定了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古代以宫城为核心的都城布局;从外城东门通往内城东门并连接皇城台的一条大道,连接着宫城区,首开中国都城中轴线理念先河;皇城台门址由外而内依次由广场、瓮城、墩台、主门道等设施构成,也开创了中国古代都城正门设置广场先河。在依托山势层层筑墙而成的皇城台墙体中,考古人员发现许多插在石头缝里的柏木。宋代《营造法式》中记载,古代工匠在修筑城墙墙体时,“每筑高五尺,横用纴木一条。”即筑城时使用纴木横向插入墙体进行承重,防止意外塌毁,作用类似于今天进行混凝土浇筑时预先搭建的钢筋。学术界一般认为纴木最早出现在汉朝,而石峁发现的纴木遗存将《营造法式》中的这一记载提前了2000多年。墙体上的纴木孔洞4000年前是中华文明和早期国家形成、发展的关键节点,石峁遗址以其巨大的规模、多重的结构、宏大的建筑和大量高等级遗物,显示其已经成为早期城市并具备国家形态。石峁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遗址,为理解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过程提供了全新的资料和独特的证据。站在遗址区域地势最高的外城东门放眼四望,耳畔吹过猎猎作响的风,对面山峦上的古长城和石峁外城城垣遥遥相望、缄默不语,却又无时无刻不在诉说着掩藏在石缝里的华夏文明。发微抉隐:石峁考古人的日常从东门遗址乘车到皇城台不足5分钟,当皇城台近距离展现在眼前,目光立刻被它吸引。这座高70米的平顶金字塔形建筑区域,给人一种雄踞于此、俯瞰疆域的王气,因其体量巨大而极具视觉冲击力。而更夺目的是一面写着“石峁考古队”红色旗帜,就在这座庞然大物最高处迎风飘扬。石峁遗址皇城台不只是旗帜在。皇城台区域对面是稍显简陋的石峁遗址考古工作平台,同时也是石峁文物医院,考古工作者日常就驻扎于此,负责石峁遗址考古、现场文物保护和长期学术研究等工作,可以就近对重要文物开展及时的保护和修复。石峁考古的室内整理研究工作也并不轻松。石峁遗址发掘出土了一只大型鹰形陶器,拼接复原的陶鹰残高50至60厘米,身体部位塑造得栩栩如生,作展翅伸颈状。通过对大量陶片的辨认,类似的陶鹰多达10余件。石峁文物医院里,单独有一个房间散落着满地不足巴掌大的碎陶片,在这里,考古人员要从2000余箱碎陶片中,寻找“陶鹰遗骸”,极其艰难缓慢地进行着陶鹰的拼接复原工作。拼接复原后的陶鹰正在拼对的陶鹰围绕石峁遗址的研究,才只揭露冰山一角,这座石头城的许多谜题,还等待考古工作者在将来为我们进一步解读。保护利用:助力中华文明探源近年来,地方政府及文物工作者投入了更多力量进行遗址本体保护工作。2017年,实施了皇城台城墙变形监测工程,常态化监测遗址墙体变形,建立数据库,分析墙体稳定性,为制定皇城台墙体保护措施提供科学数据。2018年,进行了“石峁砂石与沙土遗址盐害治理和防风化加固”试验项目,调研石峁遗址病害产生的原因,探究保护技术。初步整理出了一套适宜石峁遗址的加固方法。编制了《皇城台稳定性评估及抢险加固方案》《石峁遗址文物本体保护前期勘察研究》。先后实施了外城东门遗址抢险加固支护工程、外城东门遗址保护展示临时考古大棚、皇城台南侧护坡(上段)加固保护工程、外城东门东南角台及城墙与皇城台南侧(下段)护坡加固保护工程。完成了城墙边的冲沟治理、皇城台顶部及东护墙发掘区域保护方案。针对突发应急文物保护需要,制定《石峁遗址文物保护应急预案》,采取防雨布遮盖、防汛沙袋保护、回填保护、设置三合土牺牲排水层等多种措施,应对暴雨暴雪冻融危害。2017年《陕西省石峁遗址保护条例》出台,此后石峁遗址不断加强日常维护、监测及风险防范。积极推进遗址区监控系统改造升级和文保巡查常态化,实行文保巡查排班制,实现全年24小时全天候值班,及时发现和处置威胁文物安全行为,建立了市政府、文旅局、管理处、属地镇政府及村组五级管理体系。完成石峁遗址保护区和建控区的界桩栽设工作,栽设了遗址保护区围网、外东门和皇城台发掘区域围网,聘用18名群众文保员,多方位做好防汛、消防物资储备和管理,为文保巡查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提升了群防群治工作水平。石峁遗址博物馆效果图2022年12月,石峁遗址成功列入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宏大的石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正持续展开,目前已建成考古工作站、外城东门遗址现场展示棚、游客服务中心等。遗址博物馆也正紧张有序建设,该博物馆规划用地面积80亩,总建筑面积12890平方米,展览展示区面积约5000平方米,包括文物文化展示区、文物库房及办公用房、停车场等附属设施。目前,博物馆前期准备工作大部分到位,规章制度已经建立,计划2023年下半年启动运营,一座能够展现石峁文化内涵和学术研究水平的现代化专业博物馆将迎来更热切的关注、更热情的探究。(国家文物局)

甘肃简牍博物馆招募首批志愿者活动启动

甘肃省简牍博物馆新馆开馆在即,本着以社会力量服务于社会,甘肃省简牍博物馆于近日启动志愿者招募。本次志愿者招募采用网络报名方式,接受个人报名及团队报名。报名时间为6月22日至7月21日,资料审核后参加面试与培训,经培训考核合格者,编入志愿者服务队,按约定参加服务,每年志愿者工作进行年度总结和考核,表彰优秀志愿者。本次志愿者招募共有五大服务岗位,分为讲解服务岗,即为四大基本陈列:“简述丝路”“简牍时代”“边塞人家”“书于简帛”的展厅志愿讲解服务;导览服务:为观众提供参观、咨询、引导服务,协助疏导观众、维护藏品和观众安全;活动策划服务:团队社会教育活动的项目策划、组织执行等;新媒体志愿服务:新媒体运营素材整理、海报设计制作、短视频创作拍摄、社教活动拍摄、展厅文物拍摄、文稿撰写、媒体编辑等新媒体活动及其他。(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周言文)

青海省唯一的河湟文化博物馆即将开馆

以展示河湟文化为主题,总投资3.01亿元打造的河湟文化博物馆,建筑外形继承创新“河湟建筑风格”,汲取院落、庄廓、廊檐等河湟建筑文化元素于一体。该馆分“序厅”“四大展厅”“十三个单元”,而“河湟文明·源同九州”“河湟古道·交融天下”“河湟家园·和美向荣”“筑梦河湟·铸就辉煌”等展厅内的展陈物,向外无声诉说“彩陶故里 拉面之乡 青绣之源 醉美海东”各美其美和美美与共。据了解,这个集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的实践基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平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载体“使命”于一体的博物馆,将于7月初开馆。(青海日报)

山西发现战国水井遗存 实证2400年前筑井技术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26日晚对外发布考古发掘报告称,当地考古人员在阳泉市发现战国时代水井遗存,实证2400年前筑井技术。2019年,在阳泉市洪城北路东平坦垴村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项目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一口水井,经报中国国家文物局批准,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阳泉市文物管理中心联合对该井进行抢救性发掘。水井地处山西省阳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平坦垴村西部,在发掘期间,考古队对水井周边地区进行考古调查,未发现有其他遗存。水井内出土数量较多的陶、骨、铁、木等遗物。水井分为井口、井圈、井底三部分。井口平面略呈圆形,井圈平面呈九边形,自上而下尚存38层,每一层皆用九根支护木榫卯相互衔接而成为闭合一周的井圈,井底为含卵石的砂层。经过分析研究,考古人员认为井内出土遗物的年代约为春秋晚期到西汉早期,也就是早在西汉早期该水井就应该已被全部填埋。经过对木质井圈的碳十四测年分析,考古人员推断水井的开凿、使用年代大体在春秋晚期到

西汉早期之间,水井主体使用时间极有可能是战国时期。(中新网)

山西阳泉平坦垴古城战国水井遗存发掘资料公布

6月16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发布阳泉市平坦垴古城战国水井遗存考古发掘资料,实证2400年前筑井技术。

▲平坦垴水井位置示意图

水井位于山西省阳泉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平坦垴村西部。2019年,在阳泉市洪城北路东平坦垴村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项目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一口水井,经报国家文物局批准,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阳泉市文物管理中心联合对该井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期间,考古人员对水井周边地区进行考古调查,未发现有其他遗存,水井内出土数量较多的陶、骨、铁、木等遗物。

▲平坦垴水井井口▲平坦垴水井内部结构(自井底向井口拍摄)▲平坦垴水井井圈支护木榫卯衔接

水井分为井口、井圈、井底三部分。井口平面略呈圆形,口径近5米,底径5米,残深9米。井圈平面呈九边形,自上而下尚存38层,每一层皆用九根支护木榫卯相互衔接而成为闭合一周的井圈,井底为含卵石的砂层。

井内堆积中出土数量较多的遗物,可以分为生活用器和建筑构件两大类。生活用器中,陶器可分为夹砂陶和泥质陶,出土可辨器形有鬲2件、碗20件、豆柄5件、豆足4件、盆16件、罐14件、壶6件、甑3件、瓮1件;骨器1件,为骨锥;铁器2件,为斧和牌饰;矿渣1件。出土建筑构件分为陶质和木质两大类,陶构件主要为瓦,木构件分属井栏、井圈、井亭三部分,有木板和榫、卯结构等构件。

▲出土陶器▲平坦垴水井护栏复原图

经过分析研究,考古人员认为井内出土遗物的年代约为春秋晚期到西汉早期,也就是早在西汉早期该水井就应该已被全部填埋。经过对木质井圈的碳十四测年分析,考古人员推断水井的开凿、使用年代大体在春秋晚期到西汉早期之间,水井主体使用时间极有可能是战国时期。

平坦垴水井井内堆积保存相对完好,遗物较为丰富,特征比较明晰,为研究工作提供了大量信息,该井的发现对于平坦垴古城的史料补充也具有重要意义。(山西文物)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境内发现大型古墓葬群及石人像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博物馆6月27日对外发布消息称,近期,阿巴嘎旗北部巴彦图嘎苏木阿日宝拉格嘎查发现一处大规模古墓葬群,其中5座墓葬带有6个石人,石人为墓前殉葬品。官方介绍,6个石人中有1个留存相对完整,其他5个均有不同程度残缺。古墓葬区域内的地表暂未发现有其他文物遗留。阿巴嘎旗博物馆馆长陈海峰介绍,新发现的石人造型十分独特,与草原地区广泛分布的突厥石人同属一族,是珍贵的不可移动文物。依据命名惯例,该古墓葬群被命名为“额日很希孛石人墓葬群”。图为考古现场。 陈海峰供图在陈海峰看来,锡林郭勒盟境内发现大型古墓葬群及石人像,不仅增加了阿巴嘎旗现存的石人墓葬数量,并且为研究欧亚大陆分布的同一类型石人和中国北方民族的变迁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和学术研究价值。据悉,由于本次发现的突厥石人较为集中,阿巴嘎旗文物部门将于近期组织人员力量开展田野调查工作,对该区域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古墓葬的形制和现存数量、分布特点和分布范围、是否还有新的石人遗存等情况进行详查。(中新网)

江苏无锡发现6000多年前陶猪

从江苏省无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最新了解到,在马鞍遗址考古发掘中发现一只陶猪,形象惹人喜爱,距今有6000多年。专家猜测其可能是一种儿童玩具,而这只陶猪也从侧面印证当时猪可能已实现驯养。陶猪正面。新华社记者 朱国亮 摄马鞍遗址位于无锡市滨湖区胡埭镇,发掘面积约3100平方米。2022年4月开始考古人员对其展开考古挖掘,截至目前,共发现各时期遗迹106处,其中墓葬26座。在这些遗迹中,考古人员已发现260多件石器、陶器、玉器等文物。其中,这只陶猪尤为引人瞩目。陶猪青灰色一侧。新华社记者 朱国亮 摄“之前,在其他一些史前遗址出土过猪形陶塑,也发现过贴塑猪形象的器物,还有猪形壶,但是像这种镂空的陶猪还没见过。”无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李一全说。记者看到,这只陶猪不大,仅有儿童拳头大小,中空,腹内似有陶珠,周身有多个圆孔,一侧为青灰色,其余部分为土黄色,形象十分惹人喜爱。李一全说,这只陶猪可能是一件儿童玩具,能不能吹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这只陶猪的出现从侧面印证6000年前在无锡一带猪可能已实现驯养。陶猪土黄色一侧。新华社记者 朱国亮 摄马鞍遗址时间跨度较长,最底层遗迹距今有6000多年,属马家浜文化,其上还叠有崧泽文化时期遗迹和商周、唐宋时期的遗迹和文物。这只陶猪是在马家浜文化地层里发掘出来的。此外,马鞍遗址还发现一批较为完整的6000多年前的人体骨骼,这在长江中下游同时期遗址中十分少见,为研究分析新石器时代人类体质、饮食习惯等提供了宝贵资料。(新华网)

河南考古发现22座古墓

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近期考古人员在开封市尉氏县发现22座古墓,墓葬年代跨度近1600年,从东汉延续至明清时期。其中宋金时期仿木建筑的砖雕壁画墓、清代壁画墓较为精美,对研究古代建筑、家居生活、丧葬观念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河南尉氏县老庄师墓葬群考古发掘现场航拍图。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樊温泉介绍,新发现的古墓群位于尉氏县岗李乡老庄师村一处山岗上,2022年10月,为配合郑州航空港区基建工程建设,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其进行考古勘探发掘,目前老庄师墓葬群共发现东汉墓2座、宋墓12座、明清墓8座,互相没有打破关系。此次考古发现的清代壁画墓局部拼板照片。考古工地现场负责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人员常宏杰说,此次发现的宋墓群位于山岗东侧,由北向南分布12座,墓葬形制不一,主要为带阶梯墓道砖室墓,由墓道、封门、甬道、墓室构成,墓门和墓室均有仿木砖雕结构。此次考古发现的带阶梯墓道砖室墓。“从墓葬结构和装饰来看,结合北方中原地区宋墓研究成果,本次发现的宋墓年代分为北宋早期、中期、晚期,个别墓葬甚至可晚至辽金时期。”常宏杰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宋墓室装饰内容极为丰富,墓壁饰有彩绘壁画,涉及花鸟、神兽、家具、武器和人物等。“墓室内还有砖砌的仿木门窗,一桌两椅等家具,桌上摆放杯盘、食盒、酒壶或茶壶。另外剪刀、熨斗、衣架、衣柜等生活用具也一应俱全。”常宏杰说,墓室内布置生动再现了墓主人的日常生活,折射了当年宋代社会生活和墓葬风俗。此次考古发现的宋墓室装饰拼板照片。上图为砖雕熨斗和剪刀,下图为砖砌的一桌两椅及生活用品。常宏杰认为,这批宋墓并未发现可以说明墓主关系的记录和器物,但从整个墓地布局来看,这些墓葬位置相近,年代又前后相接,从墓葬排列顺序看,符合宋代家族墓葬排列规律。“古人墓葬不仅选址讲究,而且从外到内的设计、布置,基本上模仿了现实中的房屋和宅院。更重要的是,河南考古以往发现过不少宋墓,但宋代家族墓葬很少见。这批宋墓将极大地丰富开封宋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与展示价值。”樊温泉说。目前,该墓葬群正在进行整体搬迁保护,相关考古研究工作仍在推进中。(新华网)

河南商丘宋国故城遗址发现东周时期“环城大道”

近日,考古队在宋国故城南城墙内侧发现了厚度达80厘米以上的踩踏面,基本可以确定这是东周时期的‘环城大道’。”6月26日,河南商丘宋国故城南城墙与睢阳古城西城墙交接处的“城摞城”考古发掘仍在紧张进行中,商丘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夏商周考古研究室负责人孙政委透露了最新的考古进展。图为宋国故城遗址考古发掘现场。邢栋 摄孙政委介绍,今年3月至4月份以来,考古队把睢阳城的西城墙夯土、睢阳城下的唐代墓葬清理完毕之后,继续向下发掘,在宋国故城南墙的南北两侧都发现了不同时期与城墙共存的踩踏面。尤其是城内的踩踏面厚度在80厘米以上,并在部分踩踏面上清理出与城墙走势相一致的车辙,基本可以确定这个踩踏面就是城内的“环城大道”。孙政委说,考古人员已在不同层位的道路中间清理出东周时期的6座瓮棺葬和5座灰坑,目前正在清理的一块堆积是压在城内道路上的夯土。根据打破道路的瓮棺葬、灰坑等遗迹,考古人员判断这条道路至少可以分出来三个使用时期,或许因为当时政局动荡,导致城市疏于管理,城墙遭受到较大损坏。图为发掘现场出土的陶器。邢栋 摄雨季即将来临,这也给考古发掘工作带来较大压力。对此,孙政委表示,考古队将加快发掘进度,争取在雨季来临之前基本完成发掘工作。同时,考古队也将严格按照地层早晚堆积关系,逐层清理城墙与城内道路、灰坑等遗迹,为准确判断每一块城墙夯土的性质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信息。此外,宋国故城东南门(即睢阳城正南门)目前也在考古发掘中。作为宋国故城另一处考古发掘点,该项目于2022年启动,结合勘探可了解更多宋国故城、睢阳古城与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南关码头之间的关系。据商丘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汉唐宋考古研究室副主任刘卫帅介绍,此处发掘区已开挖10米×10米探方12个,发掘面积1200平方米,普遍发掘深度4米至5米,局部已暴露出城墙夯土。目前,考古人员已清理出明清时期沟状遗迹3条、道路1条,在城墙顶部淤土层中发现白灰地面、烧灶等居住生活遗迹,已出土较多明清时期的瓷器。考古工作人员展示在发掘现场出土的瓦当。邢栋 摄据知,上世纪90年代,中美联合考古队在商丘进行考古时无意间发现了宋国古城遗址。宋国故城遗址考古发掘工作自2021年5月再次启动以来,持续开展了宋国故城南墙、睢阳城南门的考古发掘与勘探工作,发掘面积近3000平方米,最深距地表达13米,已发现两周时期、汉唐时期、两宋时期古城痕迹,不同时期的城址相互叠压,形成“城摞城”现象。考古工作人员在清理发掘墓葬。邢栋 摄“原来光知道商丘古城是‘城摞城’,到底是怎么样的‘城摞城’,不同时间节点的古城的发展变化是怎么样的,这些具体细节还不是很清楚,目前就是在寻找这些重要的考古证据。”本次考古发掘主持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商丘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岳洪彬说。(中新网)

广州考古发现珠三角面积最大的商时期文化遗存 

据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25日通报,2022年5月至2023年6月,该院对广州市黄埔区竹园岭遗址展开了持续三期的考古发掘工作,实际发掘面积共计13500平方米。经考古勘探发掘确认,竹园岭遗址商时期遗存分布范围约8万平方米,核心区域分布范围约1.5万平方米。竹园岭遗址干栏式建筑基址。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竹园岭位于中新广州知识城核心区的黄埔区龙湖街何棠下村东侧,由3个小缓丘连片组成,约呈“品”字形,最高海拔为53.8米。竹园岭遗址考古发掘共发现商时期形状大小不同的各类灰坑近1500个,其中部分形制规整、深度超过1米的灰坑,应属储藏性质的窖穴或祭祀用途的祭祀坑;大小深浅不一的柱洞1800余个,其中相当一部分与干栏式建筑有关;还有长度不等、深浅不一的灰沟25条,推测与先民们生产生活中的自然或人工给排水有关。石环。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竹园岭遗址商时期出土数量最多的遗物是各类石器,有戈、璋、戚、钺等,以残器、半成品、废料或余料为主。其中,有1件保存完好的石碾槽,磨制精细,为广东先秦考古发现所罕见;玉器很少,完整器仅见玉璧和玉玦;地表耕土层出土1件有銎青铜斧,是竹园岭遗址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先秦铜器,但不确定时代能否早至商时期。石研磨器。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供图此外,陶片出土数量并不很多,主要出自灰坑和文化层当中,以泥质灰陶和灰白陶、夹砂灰黑陶和橙黄陶为主。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有关专家介绍称,从出土的石戈、石璋形制以及陶器的纹饰、器形特征来看,竹园岭遗址商时期遗存的年代应与广州萝岗隔田山遗址第一期遗存、广州增城墨依山遗址、增城浮扶岭遗址第二期遗存、东莞村头遗址第二期遗存等基本同时期,年代大致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商代中期前后。部分磨制精细、形制规整的石戈、璋、戚、钺、有领环和玉璧等应属于礼仪用器,追本溯源明显可以看到中原夏商礼玉文化的影响,反映出中原夏商礼制南渐珠江三角洲、推进早期岭南中国化的历程。灰坑。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供图专家判断指出,竹园岭商时期遗存很大可能主要是以制作加工石器等生产生活工具的场所,规模大、延续时间较长,表明周边还应存在同时期的大型聚落或墓地。牙璋。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供图竹园岭遗址是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考古发现确认的面积最大的商时期遗址,充分说明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到西汉早期阶段,广州九佛-镇龙-萝岗一带是北江下游流域和东江下游流域之间是一条重要的文化走廊,在珠江三角洲早期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中新网)

“中国考古01号”船举行首航福建公众开放日

25日,“中国考古01号”首航福建公众开放日在停泊在平潭海域的“中国考古01号”船上举行。活动中,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甘才超研究馆员带领与会人员观看中国水下考古发展历程、人才培养、重大项目以及水下文物保护成果等展板;福建省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研究所羊泽林所长向大家介绍福建水下考古尤其是平潭海坛海峡水下考古及水下文物保护成果。“中国考古01号”首航福建公众开放日举行。李舟蕤 摄据了解,“中国考古01号”是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和建造的第一艘水下考古专用船,具备水下考古作业平台、潜水安全应急平台、出水文物现场保护平台、海上作业人员修整平台、后勤保障平台等五大平台功能,集考古作业、文物保护、宣传展示和后勤保障于一身。它的诞生,标志着中国水下考古专业设备、装备水平迈入了国际先进行列。据“中国考古01号”船长卢文龙介绍,自2014年下水后,该船已先后赴辽宁、海南、广东等地执行了19个水下考古重大项目,目前正在平潭执行第20个项目,为2023年度福建海坛海峡海域水下考古区域调查提供一系列专业保障,包括技术支持、文物保护等方面。福建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复杂的地理环境和海况,给这片海域留下了丰富的水下文化遗产。近年来开展的漳州圣杯屿元代沉船水下考古发掘、平潭海坛海峡水下考古区域调查工作均取得重要成果,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本次开放日活动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福建省考古研究院、平潭综合实验区旅游与文化体育局承办。活动包括展板展示、座谈交流、登船参观等环节,旨在宣传海坛海峡海域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知识,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水下文化遗产。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福建省海域发现并确认水下文化遗存近50处,这些遗存内涵丰富,年代序列完整,见证了福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水下考古是福建考古工作的特色与重心,本次活动将有助于让更多人知晓福建水下考古与文化遗产的故事,让文化遗产保护惠及于民。”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傅柒生表示,经过长期生产、生活以及海洋贸易活动,福建海域遗留下的大量文物展示了海上丝绸之路通商贸易的兴盛景象,具有极高的科研与历史价值。(中新网)

陕西考古发掘魏晋至明清时期墓葬1200余座

6月26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2021~2022年,为配合城市基本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城西片区相继发掘魏晋至明清时期墓葬1200余座,完善了该区域从魏晋、十六国、北朝、隋唐、宋金到明清各期墓葬的演变序列。其中陈家寨墓地两年度共计清理有北朝隋唐时期中小型墓葬581座和金代墓葬2座,出土文物约有1500余件组,跨越北朝隋唐近500年的历史时期,是目前陕西关中地区发掘这一时期中小型墓葬数量最多的一次。同时,三民墓地发掘西晋至隋唐时期中小型墓葬280余座,其中唐代宫人墓地为本次考古重要收获,宫人墓共计57座,随葬品以陶罐、壶为主,部分墓葬见有贝壳、铜镜、玉石饰品和黛板等女性妆扮用品。根据墓葬形制和随葬品分析,墓葬时代当属唐代初期。经鉴定,20座人骨保存较好的墓葬墓主皆系20~30岁的年轻女性。这批墓葬形制与葬俗一致,排列有序,显然经过严谨规划。结合以往在此地西南发现的唐太宗、高宗及中宗时期的宫人墓志推测,此次发现的墓葬应系唐初宫人墓。该墓地的发掘首次发现了唐代宫人墓地东兆沟,明确了墓葬排列方式,进一步确定了宫人墓地的分布范围及其埋葬序列。贺家墓地发现一座长斜坡墓道双天井砖室壁画墓,总长不足15米、深3.3米,使用石封门,甬道及墓室绘制壁画。根据墓志铭记载,墓主康比比或为粟特人,葬于开元四年(公元716年),为唐长安城西郊目前发现最早壁画墓。墓室东壁的乐舞场景清新悠闲,各人物间的排布错落有致,正中欣赏乐舞的胡人女性形象极有可能为墓主人,在以往的唐墓壁画中少见。出土随葬品43件(组),主要以彩绘陶俑为主,其中天王俑脚踏5只小鬼,造型复杂,胡人俑肌肉紧绷,齿舌毕现,堪称精品。该墓部分壁画内容同期少见,分布位置特殊,体现出玄宗规范丧葬制度之前壁画存在的多样性,为神龙至开元晚期唐墓壁画的演变提供了实证资料。(央视新闻客户端 雷恺)

西安西郊发现唐代宫人墓地

近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2021年至2022年,考古人员在西安西郊莲湖区枣园街道三民村、陈家寨和沣东新城三桥街道贺家村等地相继发掘魏晋至明清时期墓葬1200余座,极大地丰富了西安西郊历史时期的考古学研究资料,完善了该区域从魏晋、十六国、北朝、隋唐、宋金到明清各期墓葬的演变序列,尤以隋唐时期墓葬考古取得了一系列新的重要发现和认识。陈家寨墓地出土乐俑组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据了解,陈家寨墓地两年度共计清理有北朝隋唐时期中小型墓葬581座和金代墓葬2座,出土文物约有1500余件组。这些墓葬跨越北朝隋唐近500年的历史时期,为目前关中地区发掘这一时期中小型墓葬数量最多的一次,是探讨北朝隋唐以来长安城居民居葬关系的重要实例。尤以发现的一批隋代小型墓葬较为重要,之前学界对于小型隋墓葬制葬俗与空间分布等研究不甚明晰,此次发现可补认识之阙,为厘清隋唐之际中小型墓葬的演变规律与葬制葬俗等提供了重要资料。三民墓地唐墓出土天王俑。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三民墓地发掘西晋至隋唐时期中小型墓葬280余座,其中唐代宫人墓地为本次考古重要收获。墓地位于发掘区域西部,东侧以兆沟为界,与同期墓葬相隔。兆沟内墓葬排列有序,中部被现代坑破坏,北部保存最好。宫人墓共计57座,可分为9排,各墓之间无打破关系。墓葬皆属直线形土洞墓,主要由墓道和墓室组成。墓道为斜坡底,墓室空间狭促低矮,仅可容棺。墓葬均为单人葬,墓主仰身直肢葬,头向南。随葬品以陶罐、壶为主,部分墓葬见有贝壳、铜镜、玉石饰品和黛板等女性妆扮用品。根据墓葬形制和随葬品分析,墓葬时代当属唐代初期。经鉴定,20座人骨保存较好的墓葬墓主皆系20岁至30岁的年轻女性。这批墓葬形制与葬俗一致,排列有序,显然经过严谨规划。唐代宫人墓随葬贝壳。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结合以往在此地西南发现的唐太宗、高宗及中宗时期的宫人墓志推测,此次发现的墓葬应系唐初宫人墓。该墓地的发掘首次发现了唐代宫人墓地东兆沟,明确了墓葬排列方式,进一步确定了宫人墓地的分布范围及其埋葬序列。唐代宫人墓M11器物组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宫人墓东部发掘4座唐宫廷内侍墓葬,表明此处亦属唐代宦官葬地,且以开元前宦官为主,生前居住于长安城内西北坊,晚期随着政治中心向大明宫转移,宦官也更多选择居住在离大明宫更近的长安城内东北坊,按照就近埋葬的原则,卒后埋在了东郊浐灞一带。宫人墓地布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此外,还发现有10余处唐代小型兆沟墓园,墓园内多分布有带一至三个天井的长斜坡墓道土洞墓一座或多座,印证了唐代文献关于墓田制度曾施行于低级别官吏及庶人墓葬的记载,完善了关中地区唐代墓田制度的序列。康比比墓胡人俑。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康比比墓骑马俑。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贺家墓地发现一座长斜坡墓道双天井砖室壁画墓,使用石封门,甬道及墓室绘制壁画。根据墓志铭记载,墓主康比比,或为粟特人,葬于开元四年(公元716年),为唐长安城西郊目前发现最早壁画墓。墓室东壁的乐舞场景清新悠闲,各人物间的排布错落有致,正中欣赏乐舞的胡人女性形象极有可能为墓主人,在以往的唐墓壁画中少见。出土随葬品43件(组),主要以彩绘陶俑为主,其中天王俑脚踏5只小鬼,造型复杂,胡人俑肌肉紧绷,齿舌毕现,堪称精品。康比比墓出土镇墓兽。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关中地区开元前期壁画墓发现极少,学界对于这一时期壁画布局不甚了解,该墓部分壁画内容同期少见,分布位置特殊,体现出玄宗规范丧葬制度之前壁画存在的多样性,为神龙至开元晚期唐墓壁画的演变提供了实证资料。康比比墓甬道口壁画。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据介绍,综合既往考古工作成果,西安西郊主要以隋唐时期中小型墓葬为主,超过3个天井的墓葬甚少,以无天井或1个至2个天井的土洞墓葬多见。从墓主身份来看,可以概括为“一个主体,三个特殊”的隋唐长安城居民葬地特征,即以城西庶民小型墓葬为主体,以宫人墓、宦官墓和番人墓三个特殊人群为特色,兼有中低阶武官墓葬。(中新网)

庞贝古城遗址中发现“披萨”壁画

当地时间2023年6月22日,意大利庞贝,庞贝古房屋的墙壁,墙上有一幅壁画,描绘了一张摆满食物的桌子,其中扁平圆形面包可能是古代披萨的原型。  视觉中国 图近日,意大利庞贝遗址中发掘出了新的疑似披萨原型的壁画,而该菜品的佐料中包括水果。意大利国内就此掀起了新一轮对“披萨正统”的热议。据英国《卫报》6月27日报道,在庞贝古城考古公园一片新发掘区域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幅两千年前的壁画,其中描绘了当时的待客面包。这幅壁画发掘于一栋古住宅楼的走廊上,附近有一个面包店遗址。引人注目的是,这幅壁画中描绘的扁平圆形面包配有各种水果佐料,可能包括石榴与枣等。因此不少人提出,这可能是古代披萨的原型。庞贝考古公园主任加布里埃尔·祖赫特里格尔(Gabriel Zuchtriegel)表示,壁画中的面包与当代披萨的关系仍然存疑,现无证据表明两者间有无联系。他介绍称,唯一能做出的推断是艺术角度的:这幅壁画反映了庞贝人“节俭而简单的饮食”是如何以“精致”的形式呈现的。但那不勒斯一家披萨店的老板吉诺·索尔比洛(Gino Sorbillo)确信庞贝壁画中所描绘的就是披萨。他表示,在古庞贝有各种扁平面包,上面配有蔬菜、鱼或水果,“这就是一种古老的披萨形式。”报道称,甚至有人指称壁画中“披萨”的佐料中包括菠萝。然而,菠萝并不起源于欧洲,第一个发现菠萝的欧洲人是哥伦布,他在1493年才在加勒比海地区首次遇见菠萝,此后引进欧洲。因此几乎可以断定,这一壁画中的水果不是菠萝。水果能否作为披萨食材也引发了争议。索尔比洛补充说,在古罗马时期,水果可能也被认为是主菜。尽管如此,他坚称在披萨上配菠萝不可接受。“口味就是口味。”他表示,当代意大利人眼中的传统披萨仅由番茄、马苏里拉奶酪、罗勒叶和橄榄油简单组合而成,在这道菜上面加水果的举动会让许多意大利人感到愤怒。(澎湃新闻)编辑:高莉-END-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文博圈立场

文博圈投稿:wenboquan01@163.com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